城市建设不妨多些“一米高度”视角
2022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提出,推进“一米高度”的儿童视角设计,按龄、按需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让广大儿童公平享有便捷、舒适、包容的设施、空间和服务。坚持“一米高度”,意味着城市建设过程中更注重儿童友好,在安全保障、运动娱乐、公共出行等方面,体现对儿童的特殊关怀,更好呵护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友好城市”并不是一个新鲜概念,全球已有3000多个城市进行相关探索,如美国丹佛、日本东京、德国慕尼黑,均采取在城市公共区域打造儿童游戏活动空间和安全建设等若干措施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2021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二十三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人心。上海、杭州、宁波、广州、深圳、成都等地也纷纷就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展开探索。
成人视角改造公共空间,儿童够不着遇尴尬
城市不仅是成年人的,也是儿童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创造对儿童更友好的成长环境,成为生育政策调整之下的社会共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占全国人口17.95%。与2010年相比,比重上升1.35个百分点。我国少儿人口比重回升。以儿童的保障和福祉为基本目标来建设更新城市,才能让城市成为健康平安的栖居地。
然而,不少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普遍存在一种成人视角。成年人从自身的习惯、经验、使用需求出发设计公共设施,缺乏对儿童特征的充分考虑。比如,人车不分流、自行车道被挤占,儿童在户外独自活动存在风险;供亲子使用的“第三卫生间”缺乏,带幼儿如厕成为难题;公用阶梯、公共设施等高度过高,儿童遭遇够不着的尴尬。为此,《导则》首次为儿童友好成长空间应该如何建设提供中国范式,重点工作内容包括公共服务设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的适儿化改造和校外活动场所、游憩设施建设。有了系统的标准参照,无疑能更好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星星点点的乐园,是城市给予孩子们最大的温情
以走在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前列的深圳为例,2022年出台了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地方标准,以健康、教育、文体、游戏、出行、社区与家庭、社会保障、法律保护八个子体系构建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架构,提出内容建设与空间建设的指引要求,填补了儿童需求视角下公共服务体系标准的空白。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俯下身来,以“一米高度”观察城市。以儿童友好为导向的空间改造,有时并不需要大兴土木,于细节处,一块石头、一个雕塑都有可能点燃孩子们的热爱。本次印发的《导则》也重点提出儿童参与的概念,倡导儿童参与街区墙面、植物等美化活动,建立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流程、长效性机制。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讲师陆远对此建议道,在街头巷尾,增设沙坑、浅水池、滑梯、微地形等儿童游乐设施,提供一些适合儿童玩耍的空间场地。无需很大,但最好多而全,星星点点地分布在各个角落,是城市给予孩子们的最大温情。
除了添置儿童设施和活动空间,更重要的则是提倡系统化人性化的城市设计,把儿童发展视角深度融入城市治理。只要孩子可能抵达的地方,就应当充分考虑配套的适儿化设计。比如,城市公共设施里上下台阶的高度、隔离护栏的宽度;大型社区兴建需要配套相应的托育服务、儿科医疗服务。
为儿童塑造友好包容的文化环境更为重要
城市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既要注重硬件设施的建设,也要构建对儿童更友好、更宽容的人文环境。国外在儿童友好城市构建中兼顾趣味性和教育性,城市设计者更加尊重儿童向往自然、好奇探索的心理特征,将自然、艺术、趣味的设计元素和激发儿童创造力、想象力的色彩搭配充分融合。事实证明,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国内城市适儿化改造的工程任重道远,尤其是加强文化环境的营造,体现出城市应有的远见与担当,也是儿童应得的关注与关爱。各地还要结合自身情况与特点大胆创新,因城施策推进儿童友好空间建设,满足少年儿童不断增长的成长空间需求。
- 2023-02-16沟通公众“传声筒”,突发事件“稳定器”
- 2023-02-16“一纸通报”不能应付 政务回应也要有招
- 2023-02-15“私人定制”不能雾里看花,“守门人”还需擦亮眼睛
- 2023-02-15《去有风的地方》带火云南民宿,民宿产业的“春天”真的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