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私人定制”不能雾里看花,“守门人”还需擦亮眼睛

23-02-15 15:34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狂飙》带火“大嫂同款”口红色号,电商平台月销量超2万套......“私人定制”化妆品在网购平台和一些直播间异常火爆,卖家通过定制化的方案、有针对性的配比以及所谓的惊人效果,让买家“激情”下单。产品主要有两种销售模式,一种是商家售卖自制的特殊用途化妆品,宣传的产品功效主要集中在美白、淡斑、祛皱、抗老等方面;另一种是商家出售化妆品原材料、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案,由消费者自制。商家宣称,产品根据消费者的肤质进行配制,部分产品属于特殊用途化妆品。

  “私人定制”化妆品泛滥,安全性和合法性存疑

  舆论直指“私人定制”化妆品存在安全性和合规性两大痛点。部分媒体认为,产品质量检验结果存疑,消费者手工操作存在隐患,并强调专家认为相关产品既不安全又涉嫌违法。舆论之所以如此诟病“私人定制”化妆品,主要是因为部分产品被指存在含有激素、重金属含量超标、没有无菌加工环境易发生变质、生产中各异的化学反应难以把控等风险;消费者可能无法精准控制原料调配比例,操作过程存在偏差,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埋下感染、过敏等健康隐忧;部分商家存在夸大产品效果,虚假宣传等问题,被指误导、欺骗消费者。

  化妆品乱象话题被放大,个性化服务不应被曲解

  2022年7月,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市场监管部门对部分直播间销售的“私人定制”化妆品立案调查被媒体报道,但未引发较高关注。此次“私人定制”化妆品乱象经《法治日报》记者调查报道后,新华网、央视网、《中国妇女报》、《北京青年报》、《济南时报》、中国青年网等中央及地方媒体跟进转评,该话题在舆论场上被重视。

  究其原因,或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11月决定在北京、上海、浙江、广东地区开展化妆品个性化服务试点工作有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鼓励试点企业围绕彩妆、护肤等普通化妆品探索个性化服务模式,但不包括特殊用途化妆品。舆论认为,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无可厚非,但商家借化妆品个性化服务之名,炒作“私人定制”概念,或致化妆品乱象丛生。

  化妆品消费需求升级,三方共治乱象

  为治理“私人定制”化妆品乱象,监管部门对“私人定制”化妆品强化定制式监管的呼声渐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卫生法学王岳教授表示,监管部门应提升智慧监管水平和效率,如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最大限度把不安全产品阻挡在市场之外;加大对特殊用途化妆品生产、销售和宣传中违法行为的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对商家出售“私人定制”化妆品行为进行专项治理,并辅以失信惩戒措施,规范商家营销行为;畅通投诉举报机制,为平台、消费者提供反馈渠道。

  平台应承当的责任也未被忽视。2022年11月23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18部门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督促平台企业强化平台销售和直播带货产品的质量管控和追溯,依法承担商品和服务质量保证责任。《中国妇女报》发文称,电商平台应对化妆品商家的经营资质进行严格审核把关,采取下架商品、封限账号、向监管部门报告等措施,维护直播市场秩序。舆论呼吁,消费者应擦亮眼睛,增强辨识能力,理性消费。海口网提出,消费者应提高对广告信息的辨别能力,提升维权意识,注意留存证据,必要时向监管部门进行举报,与监管部门、平台形成打击“私人定制”化妆品乱象合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普通的物质生活难以满足多元化的社会需求。“私人定制”化妆品根据不同的皮肤、体质等进行定制,满足了较多人的消费诉求,因而在网络上走俏。在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上,企业布局定制化妆品,有利于避免产品同质化,推动自身品牌建设。但化妆品质量关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企业在探索个性化服务模式的过程中,应严把产品的质量关,营销的合规关,防止对消费者造成伤害,也以免被卷入舆论风暴。值得注意的是,化妆品消费需求迭代升级,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化妆品市场的变化,不断优化监管措施,当好产品质量的守门人,及时填补舆论发现的监管空白。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