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盲盒”面包触痛公众食品安全神经

22-11-17 10:42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近期,“保密”配料面包引发较高关注。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11月13日至11月16日15时,相关信息达2896条。观察相关信息发现,11月13日,陕西网白鹿视频官方微博发文称,湖南长沙一女士反映其网购的卡卡业品牌面包配料标明“保密”两字,营养成分表全部打着“问号”。

  对此,商家回应称,试吃阶段,产品配方暂时保密。该女士进一步指出,尽管面包包装上标明“非卖品”,但消费者在不知成分的情况下食用面包,可能出现过敏现象,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此外,该女士还追问商家的做法是否合理。

(来源:极目新闻网)

  11月14日,极目新闻网引用律师的观点称,根据《食品安全法》第六十七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当标明包括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以及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等信息。该公司行为已经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针对舆论提出的违规问题和产品质量问题,商家表示,赠送的试吃产品不存在质量问题,公司会根据相关情况作出改进。同日,卡卡业(江苏)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属地江苏省宿迁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将了解情况并回复。

  舆情点评:舌尖上的安全不容打“问号”

  该事件中,面包的配料、营养成分成谜,引发舆论追问“吃的是啥”“让吃‘盲盒’”“敢吃吗”“过敏怎么办”。陕西网白鹿视频官方微博强调,赠品面包配料“保密”,营养成分表打着“问号”,消费者担忧食用面包后出现过敏现象。中国青年网青小小短视频官方账号发文评论称,食品包装配料竟写着“保密”,这是“吃盲盒”?另有部分网民纷纷提出“吃的是啥”疑问。舆论场充斥着公众对“谜题”面包的质疑与担忧情绪。

  这些质疑与担忧情绪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不少消费者购买面包时,已养成察看配料和营养成分的习惯。写满“问号”的营养成分表与印着“保密”配料的面包,不但令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感到震惊,而且在舆论场上引起其他消费者的共鸣。

  在共情效应下,舆论开始声讨商家“忽悠消费者”“在舌尖上的安全打‘问号’”“食品安全不容如此保密”,并指出商家食品安全意识有待提升,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商家无论是基于商业机密考量,还是以配方保密为噱头,都应当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方能经得起舆论的审视。

  反思消费者对面包的配料如此看重的原因,或与食品添加剂有关。短视频博主辛吉飞在10月接连曝光了多起食品内幕,揭露部分面包添加剂较多,让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多了一份“戒心”。在这一背景下,“保密”配料的面包易引起舆论关于食品添加剂的遐想,触动公众的食品安全神经。

  在全民健康意识逐步提升的当下,食品企业仅口头承诺产品质量安全无忧,已难以安抚消费者的担忧情绪,主动接受舆论监督,对消费者的质量反馈问题作出切实的改进,从而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才是品牌实现长久发展的制胜法宝。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