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企业舆情

多家险企暂停互联网财险业务,强监管之下企业需防范哪些声誉风险?

2024-09-02 16:43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多家险企暂停互联网财险业务

强监管之下企业需防范哪些声誉风险?

  近日,多家保险公司发布公告,宣布暂停开展互联网财险业务。8月26日,渤海财险和前海财险先后发布公告称,已暂停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新业务,对于已经承保的客户和已生效的保险合同,将正常履行合同约定的保险责任,并做好理赔等后续服务。在此之前,华安保险、安华农业保险、都邦保险三家公司也公布过类似的信息。此事引发舆论广泛讨论,微博话题“多家保险公司暂停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阅读量超过3512万。在互联网保险业迎来强监管、舆论强烈呼吁打击行业乱象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如何落实监管要求、规范业务发展、防范声誉风险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多家保险公司发布暂停互联网财险业务公告截图

  监管新规推动行业规范 

  险企整改情况备受关注  

  多家媒体解读此次互联网财险业务停售,源于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力度的加强。8月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互联网保险公司之外的财产保险公司开展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的准入要求,对于不满足条件的公司,需立即停止开展新业务,待整改达标后方可恢复。

  环球时报客户端援引业内人士观点分析,上述五家保险公司均是不满足经营门槛、未达到新规相关要求的机构,发布公告是按照监管制度进行的正常披露,这也是监管部门加强行业监管、促进市场规范发展的必然结果。提高互联网财产保险业务准入门槛,推动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将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和竞争力,保护消费者权益。

  渤海财险、前海财险等公司发布暂停业务公告,展现出积极响应监管要求、推进整改落地的态度,受到舆论肯定。不过,有媒体实测发现,安华农险和前海财险仍有线上产品在售。虽然两家公司后来迅速关闭了线上投保入口,但难免给舆论留下了对新规重视不足、执行不力的口实,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公司形象和口碑。

  此外,其他涉足互联网财险业务的公司也受到舆论严格审视。澎湃新闻网关注到,根据各家保险公司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情况,富德产险、珠峰财险、安心财险、长安保险等多家公司也不符合新规要求,但至今仍未披露暂停开展互联网财险业务的相关通知。尤其是作为国内四家专业互联网保险公司之一的安心财险,面临业绩连年亏损、公司管理混乱、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等诸多问题,被业内认为是此次调整中受影响较大的公司,存在较高的舆情风险。此类公司后续如何进行整改,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监管要求,将受到舆论持续关注。

  互联网保险乱象频出

  违规销售类舆情高企 

  多家险企的停售行动让整治互联网保险行业乱象这一话题再次进入舆论的视线。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迅速,经营主体持续增加,风险管控不到位、线下服务能力不足、业务经营不合规、产品销售误导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消费者投诉举报和媒体报道的新焦点。今年6月,《北京商报》就曾报道部分自媒体通过业务资质及人员执业登记“挂靠”销售、违规宣传互联网保险产品,对保险消费者造成困惑和误导。近期,又有大量网民反映,各路保险“大V”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对产品多维度测评,夸大保险产品的保障、收益等,以此诱导粉丝下单。网民对于这一现象多有不满,负面舆论显著上升。

  上述问题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8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提示函》,要求依法合规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严格规范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活动,严厉打击机构和人员无资质“挂靠”行为,坚决杜绝违规销售非保险金融产品行为。这是监管部门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就互联网保险业务规范发文,显示出监管部门持续推进互联网保险规范经营的决心,也为保险业再次敲响了警钟。

  保险公司需压实主体责任

  加强信息公开和风险防范

  在此轮打击互联网保险行业乱象工作中,监管部门重申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产品宣传等各个环节的“红线”。在强监管、严监管的要求下,保险公司需切实履行互联网保险业务管理主体责任:一方面根据监管要求,进行自我审视和调整,主动公开整改进展,积极回应舆论关切,避免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整改不彻底引发外界批评;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营销宣传活动的管理,对从业人员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审核,降低销售误导、虚假宣传等问题的发生概率,从源头防控相关声誉风险。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