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救灾物资流入市场,拆解多方回应暴露出的舆情风险

2024-08-19 08:55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救灾物资流入市场,拆解多方回应暴露出的舆情风险

  8月11日,一上海网民自称购买了两张有塑封的“全新折叠床”,却发现床上印有“救灾物资”“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监制”等字样。相关话题引发舆论热议。

网传视频截图

舆情概况

  救援物资事关民生。人民众云数据显示,“物资”“救灾”“折叠床”等成为话题相关信息传播中的关键热词,凸显“‘救灾物资’被公开售卖”这一舆论集中关切。

话题热词云图

来源:人民众云

  在普遍的社会认知中,救灾物资应该是“专款专用”“严禁挪用”的专项,也因此,此次事件暴露出的监管“盲区”遭舆论诟病。如上游新闻评论称,“‘救援物资’和‘上市销售’两个词,本该是毫不搭界。救援物资是有特定用途场景的,是对受灾群众的‘雪中送炭’,不是一般的商业物资,不属于任何个人。无论有没有被使用过,救援物资都不能进入市场流通为私人牟利,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公德底线”。

  梳理发现,“救灾物资流入市场”并非首次发生。此前“云南捐赠上海物资被倒卖”“网民称买到捐赠河南灾区的物资”等涉捐赠物资负面事件走热,“妖魔化”捐赠体系的声音一再走高,进一步推升了公众的不信任感,引发了大量负评。“捐赠震区羽绒服被倒卖”更是带来极强“破窗效应”,虽然后期被证实此事为“用户为蹭热点引流售卖羽绒服编造信息,属于恶意营销引流”,但由此造成的信用割裂却难以愈合。此次“上海市民买到救灾物资”一事走热后,舆论场敏感信息占比超95.44%,“倒卖救灾物资”“监管失职”等质疑声多发,舆论审判态势趋紧。

信息情感属性分布

来源:人民众云

  而各方的回应内容制造的“踢皮球”观感,令审视猜疑声泛起:

  生产商、入库单位回应

  宁波一象吹塑家具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称,厂里的确生产过上述折叠床,贴上溯源码后,交付给了上海一单位的仓库。至于这批物资后续是怎么流通、使用、处理的,他们并不清楚,而且贴有溯源码的产品,厂里不会向市场上出售。

  入库该物资的有关单位表示,从溯源码看,该床为应急物资。2021年2月,确有一批2万张折叠床进入他们仓库,该批物资已于2022年4月调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对于应急管理局如何处置该批物资,他们并不知情。

  点评

  生产商、物资入库单位均表示“物资已转出”,对于后续处置流程并不知情,这样的回应看似“把皮球踢了出去”,但也加剧了舆论的猜想。除针对救援物资回流市场的不满情绪反弹之外,审视猜疑个别基层单位“借灾生财”的声量也有所提升,为后续相关单位回应埋下了“舆情隐患”。

  区应急管理局库管人员回应

  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仓库管理人员确认,2022年浦东新区处置的救援物资中有一批床。因新物资进库,旧有物资于今年5月底开始移库动作,要求对这批使用过的旧床清理消毒、塑封打包,送入钢厂销毁。但不知什么原因,有人员私自将本该返钢厂的床卖出去。应急管理局领导对此事高度重视,正在严查。

  点评

  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回应中提及“要求对这批使用过的旧床清理消毒、塑封打包,送入钢厂销毁”引发不小争议。部分网民对回应内容的真实性存疑,评论称,“送到钢铁厂回炉还要消毒塑封?十分牵强”“塑封之后再销毁,多此一举”。对于“销毁”这一举动,舆论也表示不理解,“救灾物资不发放,还要销毁?”“消毒、塑封、销毁,这套程序是国家统一标准吗?”值得关注的是,舆论据“救灾物资被私自卖掉”相关话题,延伸至谴责地方财政乱象,抹黑个别基层单位存在贪污腐败和乱作为的声音有走高态势。此类负面杂音或进一步消解地方政府公信力,对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声誉产生一定影响。

  官方通报

  8月13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在官方网站发布“关于市民买折叠床发现标注‘救灾物资’的情况说明”。“说明”称,经初步核查,市民购买的折叠床系使用过的应急物资。在该批物资的分拣清理过程中,仓库管理人员违规处理、私自出售,致使流入市场。浦东新区应急管理局已将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线索报公安机关调查处理,公安机关已开展相关调查工作。

  点评

  在情况说明中提及的“违规处理”“私自出售”,很容易被受众解读为“甩锅”,也会造成监管不力的负面舆论观感。相关报道显示,民政部2008年已经出台《救灾物资回收管理暂行办法》,上海市也于2023年发布了《上海市市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明文规定,市级应急救灾物资被贪污或挪用,或因管理不善等人为原因造成重大损毁和丢失的,由相关单位追回或赔偿,并依照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政务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部分观点也认为相关回应说明有刻意淡化法律刑责、“偷换概念”为职务犯罪的嫌疑。若舆论持续将个案问题放大解读,或加剧舆论对“救灾物资”管理监督的负面刻板印象,加深民众心理隔阂,也加大相关部门的后续处置压力。

  救灾物资流入市场暴露监管漏洞

  该事件引发公众对于“救灾物资”在“救灾”中实际效用的审视,也引发了公众对救灾物资使用追踪和监管漏洞的思考。如极目新闻评论称,“救灾物资不能成为个人瓜分的盛宴,当地有关部门应该溯源查清,查清责任人,然后依法依规处理,同时应该堵上漏洞,给公众关切一个回应”。部分自媒体亦评论表示,“一张折叠床,背后折射出的是应急管理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与挑战”“这些本应用于救助受灾群众的物资,为何会流入市场?背后的监管漏洞又该如何填补?”

  在官方说明发布后,舆论在普遍呼吁相关部门加大对“违规倒卖救灾物资”打击力度的同时,也强调应强化基层警示教育,以案促改,引导各级干部群众坚守法纪红线。如纵览新闻评论称,“救灾物资从生产、交付到使用,每一步都应该有严格的记录和监管。然而,这些床在重新消毒塑封后,却轻易地流入市场,说明在救灾物资的追踪和监管上存在明显的漏洞。救灾物资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染指的‘唐僧肉’。针对这些问题,期待相关部门能够尽快查明真相。同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监管,确保救灾物资都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发挥应有的作用。”

  当“救灾物资”监管成为舆论焦点,相关部门在纠偏纠错、“功夫下在平常”的同时,也要提高舆情风险意识,完善应对处置机制,避免被持续架在火上烤。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