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公职人员“驾车顶人”事件对群体舆论形象的冲击分析
近日,有网民发布视频反映称,某市信访局公职人员常年不交停车费还冲卡,物业人员上前阻拦遭其驾驶私家车顶撞、拖拽。6月19日,南昌市信访局发布“情况通报”回应表示:据初步了解,此事发生在6月15日,现当事人吴某已向物业公司工作人员道歉并达成和解。针对吴某的不当行为,南昌市信访局会同有关部门正在深入调查。下一步,将依据调查结果严肃认真处理。
舆论质疑公职人员开车撞击、拖拽他人的行为是“作风病”“衙门习气”,称“背离群众树断根”“这样的就应该被踢出队伍”,此类事件被泛化炒作或加深舆论对当地政务生态的偏见。虽然官方后续发表回应称“将依据调查结果严肃认真处理”,但舆论对该名公职人员“脱离群众”的负面印象未得到完全纠偏,有观点认为这一处理结果是“轻罚官,重罚民”的体现,称“又是通用处罚”“这么轻描淡写,再一次验证了权力的任性”。
基层舆情命中社会痛点频成舆论“风暴眼”
事件对当地政务整体形象造成一定损害。近来,基层舆情命中社会痛点频成舆论“风暴眼”。舆论场中,有观点谴责该公职人员以势压人、仗权任性,玷污了被赋予的公权力,波及当地政府部门的执政形象和公信力。在此类信息的裹挟下,批评嘲讽公职人员履职能力、服务意识的声音日渐走高,刺激舆论转而质疑地方政府执政水平与能力。
另有观点指出,类似行为会导致公众对公职人员的信任度降低。部分舆论据涉事干部言行泛化质疑基层领导干部整体素养,称此类现象“仅仅是一个缩影”。类似言论持续发酵,或加剧舆论对公职人员群体的不信任情绪。
基层公职人员遭舆论诟病加剧反感情绪
此前,也有一些领导干部因为言行不当引发争议。如湖南株洲石峰区纪委工作人员鲁某开车堵小区大门遭举报一事发酵后,网民集中谴责鲁某“利用身份便利滥用职权”的行为。如有观点称,“以权压人,浪费公共资源”“一名纪检人员如果连最基本的法律和道德观念都没有,又怎能要求他人遵纪守法、秉公执法?”“权力脱离监督就肆无忌惮”。舆论据此指责涉事干部任性、“耍官威”,提醒称“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
诚然,个案的讨论极易异化升级,进一步加剧民众对政府和公权力的反感情绪。基层公职人员“知法犯法”“滥权妄为”相关舆情事件累加,或持续挫伤公众信心,加剧舆论反感情绪。
基层干部亟待正视自身问题尽快补足短板
不久前,一段“云南个旧一运政人员碰瓷式执法”的视频在网络热传。部分网民将矛头指向基层执法工作,裹挟舆论激化矛盾。有观点指出,一线执法人员直接面向广大民众,代表的是公职部门形象,执法手段合法、合规、合适,是最基本的要求。“碰瓷式执法”不仅违反了执法规范程序,也损害了执法机构的形象和公信力。此外,有观点指出,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勇于自我剖析和整改,才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基层干部“耍官威”事件多发也提醒有关方面,尤其是基层干部,必须正视自身问题,尽快补足短板,提升舆情应对的专业能力。上级部门也需调整管理思路,将舆情处置工作适当放权给基层,充分提升基层公职人员的政治素养与舆情意识,调动基层的主观能动性;舆情处置过程中可给予专业指导意见并进行必要的监督,但需避免“大包大揽”“随意提级”削弱基层舆情敏锐性、责任意识和主动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感。
- 2024-06-24吃火锅变黑舌头,楠火锅舆情应对有何启示
- 2024-06-20领导干部被查处后要关注哪些次生舆情?
- 2024-06-1273岁老人“被贷款”43万,银行回应暴露声誉风险管理短板
- 2024-06-12在医院ICU拍短剧引发舆论强烈愤慨 医院逃避追问凸显舆情素养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