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给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舆论呼吁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麦当劳给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舆论呼吁守住食品安全底线
【案例概述】
5月13日,《新京报》发布《过期食材换签继续卖,麦当劳不该如此“物超所值”》,文章指出,记者先后卧底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发现两家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食物过了保存期依旧售卖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
当日上午,媒体致电涉事门店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所属市场监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均表示“已赴涉事门店进行调查取证”。
当日晚间,麦当劳中国官网发布声明,表示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与核实。对于任何违反操作标准的行为,绝不姑息,严肃处理。其还对涉事餐厅带来的影响表达了歉意,承诺将进一步加强餐厅操作规范的落实和执行,并坚持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到每一家餐厅和每一位员工。

麦当劳中国发布《关于近期媒体报道的声明》来源:麦当劳中国官网
【舆论透视】
麦当劳再陷食品安全风波,舆论聚焦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出现失效状况
媒体注意到,2012年3月,央视“3·15”晚会曾点名麦当劳北京三里屯餐厅存在过期食品翻新再售等违规操作;2021年10月,安徽合肥一麦当劳餐厅被曝光存在生菜发黑还在使用、更换到期食材标签等问题;2022年3月,有媒体报道称,南京某麦当劳门店更改过期肉品标签再使用。相关报道显示出麦当劳食品安全问题具有长期性和多点分布特征。
而在近期曝光的麦当劳郑州卓越农联餐厅和麦当劳济南大学餐厅使用过期食材事件中,媒体报道的涉事餐厅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是“潜规则”,属于常态化操作;不只是普通员工,值班经理乃至餐厅经理都会参与操作等细节内容,凸显出相关问题的恶劣性,加剧了涉事品牌与“使用过期食材”的词条捆绑,伤害消费者感情。
关于麦当劳重蹈覆辙的原因,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直指多地麦当劳餐厅屡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反证其整个管理机制出现失效状况,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缺乏应有的高效。澎湃新闻文章呼吁食品连锁企业总部对于门店店长的考核,应把食品安全作为权重最高的KPI指标。
网民层面,在#麦当劳给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 #麦当劳中国声明#等热搜话题下,热门评论观点偏失望、谴责、担忧情绪,但也有不少网民保持中立,“有同行衬托”的声音此起彼伏。

微博网民部分观点截图
麦当劳及时回应负面舆情可谓程序正确,但距离事实正确仍有一定距离
从麦当劳方面关于近期事件的反应来看,舆情事件曝光当日晚间,麦当劳中国便在其官网发布声明进行回应。整体而言,回应策略较为合理:遇事不过夜,及时回应舆论关切;选择在监管部门发声之后进行正式回应,一方面为自身核实及处置工作争取了更多时间,另一方面保障了与监管部门导向一致,避免动作“打架”;选择在点击量、转发量、评论量等互动数据可“隐形”的官网渠道回应,而非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品牌直面舆论“枪林弹雨”带来的损伤。
然而,这份看似程序正确的声明背后,品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质量被主流舆论打上了大大的问号,“麦当劳连最基本的底线都守不住了吗”“麦当劳如何给消费者一个信得过的交代”等追问直击品牌底层逻辑问题。回溯发现,不止前述几起使用过期食材典型问题,去年以来,“麦当劳用侮辱性文字骂顾客”等围绕麦当劳的多起负面舆情事件频频成为舆论热议焦点,暴露出品牌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品牌距离消费者权益保护事实正确还有一定距离。从这个角度看,重建事实契约、创新管理和运营体系、保障食品安全以增强消费信心等,当成为麦当劳品牌形象提升的核心要道。
食品标签标识乱象是行业顽疾,企业需发挥关键主体作用优化相应管理标准
麦当劳此次被曝光的问题不是个例,许多知名食品企业都曾出现过给过期食材换标签“续命”相关负面舆情。此外,从舆论反馈情况来看,产品标签标识上的关键信息“不好找、看不清、不易算”等问题也逐渐增多,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上述普遍性行业顽疾早已引起有关部门重点关注。如,今年3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的《关于鼓励食品企业优化预包装食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签标识的公告》就明确提出,采用“见包装物某位置”的形式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其位置应当清晰明显、描述准确、易于查找。主流媒体近期更是集中发文,呼吁让食品“小标签”发挥大作用。
食品标签标识上标注的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信息,承载着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的重要功能,是守好食品安全底线的重要载体,亦是构成企业声誉形象的重要部分之一。各食品企业应发挥关键主体作用,做好食品安全的“里子”,守住标签标识的“面子”。具体而言,应优化相应管理标准,从源头杜绝标签不规范、标识混乱,甚至未标识等乱象带来的食品安全潜在风险,营造放心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 2024-03-19茉酸奶事件再敲警钟,明示产品配料是食品安全之基
- 2023-04-21声称中国食品安全质检不可靠?彩虹星球营销话术要有底线
- 2023-03-06食品有边角料,食安监管不能有死角
- 2022-11-17“盲盒”面包触痛公众食品安全神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