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券商“反向讨薪”引质疑,“薪”情何以变舆情?

2024-01-22 16:29 来源:人民网

  券商“反向讨薪”引质疑,“薪”情何以变舆情?

  1月12日晚间,东兴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审议公司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的议案》。虽然仅仅只有一句话,也未披露任何细节,但这一“反向讨薪”之举仍引发舆论广泛关注。《金融时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指出,这是首次有上市券商披露“反向讨薪”情况,也是券商业首家通过公告发布类似的议案。

  “反向讨薪”或与投行项目有关,

  员工被索回奖金引发职场人共情

  对于此次东兴证券“反向讨薪”,舆论普遍猜测与泽达易盛IPO造假案有关。根据最新公布的和解方案,作为主承销商的东兴证券与会计所、律所等被告将向全体原告投资者支付赔偿款1.55亿元。

  财联社等媒体认为,在这个时间点上,东兴证券发布薪酬追索扣回议案,主要指向的就是泽达易盛的保荐项目,涉及金额应该为相关投行经办人员从该单项目中获取的奖金、分成等。近年来,投行项目出问题,带给券商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多,罚单、扣分、负面舆情、经济损失已屡见不鲜。此次东兴证券追索扣回涉事项目的绩效薪酬被一些行业人士视作“开了头”

  虽然东兴证券“反向讨薪”是出于对违规行为的“堵漏”,但部分网民质疑这一做法有侵犯员工权益之嫌,“公司吞了500万却向员工讨薪5万”“到手的工资不是自己的”“打工人实惨”等言论直指“反向讨薪”是否缺乏足够的合理性

  券商讨薪非个案,意在增强薪酬管理约束力

  在金融行业,“反向讨薪”其实并非新鲜事。《中国基金报》《国际金融报》等媒体分析,东兴证券等金融机构之所以“反向讨薪”,除了市场环境欠佳、部分业绩考核不达标等因素之外,还与薪酬待遇机制面临监管压力有关。

  从近两年各地证监局下发的罚单来看,多家券商因为薪酬考核和收入递延机制不健全而遭受处罚,东兴证券等均处于严格的监管要求之下。

  政策层面,早在2022年5月,中国证券业协会便发布《证券公司建立稳健薪酬制度指引》,明确证券公司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当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增强薪酬管理的约束力,包括但不限于奖金、津贴等薪酬止付、追索与扣回等内容,对违法违规或导致公司有过度风险敞口的高管和关键岗位等相关责任人员追究内部经济责任。同年8月,财政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知》,再次强调金融企业要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责追薪机制。

  在监管之下,通过薪酬递延支付、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等手段建立稳健薪酬制度、健全薪酬激励约束机制成为包括证券公司在内的金融机构近年来不断发力的方向。在东兴证券之前,已有券商公布关于“反向讨薪”的规定。2023年9月,光大证券在内部出台实施细则,规定了扣回超额发放薪酬的七种情形,包括考核结果弄虚作假、错误发放薪酬、违反党纪、问责处理等。

  “反向讨薪”面临诸多风险,制度建设及声誉管理待加强  

  管有监管细则,但金融机构在对外披露如何追索薪酬时较为谨慎。每当有此类消息出台,均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2023年12月,招商银行向员工讨薪近6000万一事就曾吸引舆论聚焦,相关话题一度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位,反映出公众对于金融机构薪酬问题的高关注度。不少网民感叹,能够看到过去以高薪著称的金融行业员工被“反向讨薪”也是“有生之年”系列。

  虽然业内普遍对“反向讨薪”的做法表示赞同,认为这有助于防范重要岗位人员激进经营和违法违规行为,提升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但也有网民从企业与职场人“对立”的视角进行解读,质疑这一做法或损害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金融行业的人才吸引和留存

  此外,近年来金融机构经营压力有所加大,金融风险持续暴露,追索奖金的行动也难免会引发公众对于相关机构或存在经营不良情况的猜测和质疑。“公司向员工讨工资来增加收入和利润”等舆论杂音给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及企业声誉带来不少负面影响。

  还有业内人士提出,尽管“反向讨薪”有充足的依据,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遇到难题,比如,办理贷款的信贷人员已经离职很久、贷款续贷后出现不良贷款,无法判定责任人等情况,为制度的实施增添难度。另外,因追回绩效而引发的劳动争议也不断出现。例如,2023年5月,哈尔滨银行天津分行向某离职高管“讨薪”71万最终被法院驳回一事就引发舆论广泛讨论,暴露出金融机构在“反向讨薪”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上仍存在问题

  随着金融业持续探索完善稳健薪酬制度,对部分高薪酬待遇或高激励的审核趋严,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将愈发常见成为业内共识。金融机构一方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完备的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制度,对适用情形、追索扣回比例、追索扣回方式、工作程序、责任部门、争议处理、内部监督及问责等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因制度的不完善而导致在对相关人员进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时产生劳动争议和法律风险,从而引发负面舆情。另一方面,在对外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信息时,注意做好风险研判和舆论引导,通过政策宣传和专业解读获取舆论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防止引发不必要的误解误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