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自动续费的“弯弯绕”咋就关不了?

2024-01-17 11:00 来源:人民网

  近日,“关闭自动续费仍被扣费”的话题登上热搜。一网友在2023年9月开通了某网盘的季度会员,随后立刻关闭了自动续费。可到了12月底,还是接到扣费68元的消息,被迫续上了下一季度的会员。记者了解到,自动续费涉及服务提供商、应用商店及支付平台等多个环节,各环节的取消通道不畅、扣费期限不统一是问题的根源之一。

  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自己在一些软件和平台上关闭自动续费的糟心经历。这些经历,归结起来主要呈现出三大问题:没提醒、步骤多、关闭难。一段时间以来,一些软件和平台为了抢占用户流量,大肆攻城略地,通常以“首月免费”“连续包月优惠”等噱头,吸引消费者开通会员、开启自动续费,暗地里却拿用户当“傻白甜”,在续费环节和流程上“做手脚”“设陷阱”。在关闭自动续费的环节和流程上,有的软件和平台,存在单独的某一问题,有的则是“集大成者”。类似不透明、耍套路的行为,如今已越来越受到法律规制。而随着此前“套娃”收费、会员取消难、“花钱还不免广告”等问题的曝光,用户也愈发追求服务品质,重视维护自身消费体验和权益。

  其实,对于开通和关闭自动续费,法律法规的态度一直很明确。工信部2023年初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部署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其中提出,采取自动续订、自动续费方式提供服务的,应当征得用户同意,不得默认勾选、强制捆绑开通;服务期间提供便捷的随时退订方式和自动续订、自动续费取消途径。2021年5月起施行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中,也更早提出自动续费需在续费日期前五日,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在服务期间内,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显著、简便的随时取消或者变更的选项。

  显著、便捷、简便、随时取消或变更……法律法规白纸黑字,清楚明白,现实中又为何“左右为难”?或许,如记者采访所述,这背后可能涉及相关软件、平台、应用商店、支付平台等环节的取消通道不畅、扣费期限不统一。然而,考虑到如今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更迭出新,这很可能不是一个“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想不想”。因此,接下来,除了要求各方首先强化自律,主动“对标”,相关部门还要不折不扣,加强执行和监管,鼓励构建关闭自动续费的“傻瓜模式”。相信,各软件、各平台只要心中有用户、舍得放下“小算盘”,有提升服务品质的长远追求,让自动续费的开通与取消简单、简便,也不是多么困难登天的事。

  良好的体验,也是优质服务的一环。无论什么场景中,互联网带给人的应当是便捷舒畅,而不是套路烦恼。执法监管和网络市场各主体应以此次热议“自动续费”为契机,果断纠偏拆除各种“弯弯绕”,让用户拥有更舒心、更优质的网络服务体验。

  如何关闭“隐藏选项”?这几步教你彻底关闭

  iOS系统

  方法一:打开苹果手机设置→Apple ID→订阅(会显示“订阅中”和“已过期”两种订阅栏目)→选择“订阅中”APP会员信息,下拉到最后,点击“取消订阅”即可。

  方法二:若自动取消后,费用仍扣除当月/季度的费用,可申请退款进行维权退费。

  进入设置→Apple ID→扣款记录订单,选择对订单有疑惑→申请退款,在选择退款理由的时候,选择“我无意续期订阅”即可。

  其他手机系统

  以华为手机为例:进入设置→华为账号、付款与账单、云空间等→付款与账单→自动续费/免密支付→退订APP业务即可。

  支付宝

  进入我的→设置(右上角齿轮状)→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退订APP业务即可。

  微信支付

  打开微信进入我→服务→钱包→支付设置(下方)→自动续费,取消相关订阅即可。

  本文系人民网热评,原标题《人民热评:自动续费的“弯弯绕”咋就关不了?》,综合人民网微博。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