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张家界旅游“旋风” 何以席卷韩国?

2023-11-29 09:58 来源:人民网

  “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这句“中国古话”在韩国广为流传,甚至送父母来张家界旅游被打上了“孝道之旅”的标签。“新周刊·九行Travel”近期发表的一篇“遍地都是韩国人,张家界有被‘孝’到”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波澜。文中提到,据张家界旅游局的官方统计数据,今年前8个月,张家界全市共接待入境游客28.97万人次,韩国游客贡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网民评论也试图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出张家界在韩国游客心目中的“喜闻乐见”——“去趟张家界,就像穿越到韩国,合影的韩国游客,奶茶店的韩文菜单,遍地的韩国料理。国内名山大川数不胜数,怎么偏偏张家界火到了韩国人心坎上?”@free南宫大仙 认为这该自豪,毕竟山川地貌得到他国人的认可。@IT九熙 觉得是张家界在韩国的宣传比较到位。而@超人的梦想乐园 则试图“一语道破天机”:“韩国旅游界在张家界森林公园有投资,参与深度开发张家界旅游资源,韩国的旅行社对韩国人出国去中国旅游会首推张家界。”

  部分网民参与话题讨论截图

  其实这股“张家界热潮”早在二十年前的韩国就已初见端倪。2001年韩国观光公社社长到访张家界后,各大韩国旅行社就开始宣传推广张家界;2019年联合国原秘书长潘基文到访张家界,并留下“地上最高绝景”的题词;韩国综艺节目《团结才能火》《Battle Trip》也都曾前往张家界录制;成为电影《阿凡达》的取景地,无疑进一步提升了张家界的国际影响力。但势头如此经久不衰,除了张家界对韩旅游商品的打造契合了韩国人徒步爬山这一国民爱好,也离不开张家界长期开拓对韩旅游市场做出的努力以及政策、基础设施等方面对韩国游客的精心维护

  潘基文中文题词

  韩国综艺节目张家界录制截图

  首先,政府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打通了韩国游客来华的“绿色通道”。一方面,张家界“硬核”的奇山异水自带光环,使喜爱登山的韩国游客欲罢不能;而景区内诸如韩语标识、韩国餐饮、甚至是韩币支付等措施的完善,更是让韩国的“夕阳团”游客们宾至如归,子女无需为老人语言不通或水土不服而担忧,成为名副其实的“孝道之旅”。回国后,更形成新一轮“口碑宣传”,促成携亲带友的二次造访。

  游客拍摄的张家界多语种菜单

  另一方面,张家界对韩国游客实施“落地签”政策,且多航司均有开通韩国多地往返张家界的直航航班;同时,在使馆办事窗口也有放置张家界宣传资料,强化韩国民众对于张家界的了解认知;而且当地政府、民间均有与韩国旅游文化领域的合作交流等。

  现如今韩国游客蜂拥而至,与这些年当地政府在旅游政策、地方服务、交通、产品等方面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

  其次,跨国深入合作打磨的“精准旅游”商品策略,满足韩国游客全方位需求,在使之获得良好体验的同时,更让张家界良好口碑经久不衰。旅游景区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风景秀美之地比比皆是,要想拢住游客的心,就得达到甚至超过游客心理预期,使其获得良好体验感,从而“用脚投票”。

  而了解国外客户的需求,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与当地旅游行业的深度合作。据韩国主流媒体《朝鲜日报》报道,在国际旅行限制放松后,韩国多家知名旅行社就与中国合作伙伴一起迅速调整了酒店、餐饮、旅游等套餐商品和促销活动,推出“难忘的那个地方,张家界5日、6日游”“限时特供”等出行选择;在考虑后续旅游趋势变化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推出包括4人以上单独成团的“我们之间”主题等高品质旅游团。多种“主题旅游”商品,全方位覆盖不同出行人群的个性化旅行需求。

  此外,宣传策略中抓住中韩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共性,让游客心生亲近感,赋予了跨国旅游以文化精神层面的意义,进一步提升了张家界在韩国游客心目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文旅领域来说,精准性标签是文旅项目快速脱颖而出的重要一环。以张家界的推广为例,以“孝”为主题,让韩国游客在眼花缭乱的国际旅游推介产品中,能够快速识别、记忆并乐于传播“孝道”这种特点鲜明的产品信息,自然让地方旅游取得较为理想的传播效果。

  此外,张家界通过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账号等渠道,积极传播张家界的自身魅力,并与韩国知名旅游博主、KOL等合作玩转新媒体渠道。线下方面,张家界每年都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旅游展会、文化节庆等活动,并邀请韩国媒体到访报道,进一步提高了张家界在韩国市场的曝光度。

  虽然张家界在跨国旅游文化传播中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传播过程中仍有潜在风险需重点关注:

  标签化传播是把“双刃剑”吸睛同时暗藏“单一化”风险

  “孝道之旅”的传播无疑是成功的,这个说法不管是起源于韩国当地旅行社的营销手法、当地媒体的宣传效果,还是景区的“创意”或默许,现在都已在韩国游客中形成“共识”。

  这充分利用了社交媒体的标签化传播在打响知名度、锁定精准客群方面的积极作用;但也可能带来客流单一化的后果,更有可能形成文化视角和价值观念的单一化甚至“极端化”——如果不送父母来张家界旅游就可能被等同为“不孝”,或是上升至道德层面进行评判。那么,这就可能被视为一种“道德绑架”,在传播中形成广泛争议,从而削弱受众对旅游商品本身价值的关注。

  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多元化的价值导向,可能更有利于跨国旅游文化的长期传播发展。

  地方形象的跨文化传播关注国内民众的反馈同样重要

  跨国旅游除了让游客感受异域风土人情,加深异国民众双方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同样是重要的一环。地方政府在制定旅游宣传政策和方案时,本国本地区民众的态度同样重要。国内民众的热情欢迎和积极态度可与景区自身硬件相得益彰,吸引更多国外游客来访;反之,当地民众的误解和抵触情绪,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景区的美誉度和整体地方形象。

  当前,对于这波韩国游客“涌入”的态度,国内网民除了对祖国山川雄伟秀丽赞叹的自豪感,也浮现出“又要被韩国人抢了”“起猛了!张家界快被韩国申遗了?”的担忧和质疑。

  张家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旅游业、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张家界地方有关部门需要关切国内民众的情绪,促进两国民众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以正向积极的舆论引导来消减此前“韩国端午申遗”带来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跨文化传播要建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讲好自己的故事

  在旅游市场中,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民族特色是吸引他国游客的关键因素。展示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不仅能拉近与我国文化同源的日韩游客距离,更能为其他文化背景的游客带来震撼和惊喜。

  张家界景区中的“乾坤柱”,充满东方大气磅礴和神秘玄幻色彩,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心向往之,却因电影《阿凡达》的取景使用被改名为“哈利路亚山”。虽说“改名”的初衷是传递“走向世界”的信息,借着电影热度吸引国际关注,但新增的电影人物雕像在自然风光中略显突兀,缺乏创新独特性的电影场景和景点的蹩脚融合,不仅没有代入感,反而与游客期望差距过大,成为景区一大“槽点”,值得反思。

  虽然自然景观与人工元素的结合在旅游业中已不鲜见,想为游客提供更多难忘体验的初衷无可厚非。但从长期发展来看,对景区原始生态和文化的保护,发掘更具创意的文化符号,建立民族自信、讲好自己的故事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优质景区不仅可以宣传民族文化和历史,提升国家形象、在国际旅游市场增强竞争力,更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形成全民推动提升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的氛围,推动旅游业良性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