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女生举报遭性骚扰”事件中,高校回应引发的舆论连锁反应
近日,武汉大学一学生在互联网平台发帖自述在校内遭遇性骚扰,但维权3个月未果。在该事件引发关注后,武汉大学在3日内即通过2次公开回应完成对事件的回应处置。
在此次事件中,网络上除了对于性骚扰判定标准及当事学生维权过程的关注外,声量更大的是对于武汉大学在事态发展和事件回应全流程中处理态度及方式的讨论和质疑。从当事女生开始网络维权引起舆论哗然,到校方在网络监督和舆论重压下迅速反应并给出处理结果,再到网民对处理结果的质疑尚有余音。在舆论审视中,校方的回应始终与网民关切交织并行,官方的处理方式为各方均予以警示,由此引发的舆论场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样值得关注。
10月11日
一女生发帖称今年7月在武汉大学图书馆自习时受到外院一男生性骚扰,事后多次联系老师维权,但时隔3月仍未得到期待结果。
10月11日
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网站发布情况说明:学校关注到有学生举报遭受性骚扰的有关网络信息,已成立工作组,对整个事件进行调查。
10月12日
武汉大学学生工作部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学校昨晚才知道此事,目前正在调查取证, 后续调查情况会及时公布。
10月12日
武汉大学所属的珞珈山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派出所已接到报警,已经出警处理。
10月13日
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网站发布处理通报。经调查核实,根据相关规定,学校研究决定,给予2022级本科生肖某某记过处分。
话题发酵路径(根据网络公开报道整理)
网络哗然:事件议题碰触社会敏感神经
事件曝光后,在舆论场激起波浪的不只是当事学生的遭遇本身,网民更加关注的是高校“冷处理三个月”下可能隐匿的更深层社会议题。
一方面,在舆论视域中,当事人证据供应的完备、控诉过程的艰辛与高校长期搁置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另一方面,网民对于涉事男生身份背景的猜测更触碰到社会公平正义的敏感神经。
在话题评论区,部分网民分享了自己在校期间曾遭遇的不公正经历,同时指出,学校不应是“特权咖”大摇大摆、为学历镀金的温床;也有声音表示,这一猜测的真实性固然有待考证,但恰恰是高校的冷处理与不作为,才让这种猜测的声音有了土壤。
微博评论截图
因此,在此次事件中,单从当事人行为本身剖解舆情起因是远远不够的,这也警示各方在此类显著社会议题中应直面现实问题、回应社会关切、积极及时地推动处理进程,而不是以“不作为”掩盖切实诉求。
“网络升堂”:处理效率不应只以舆情声量为导向
10月11日17:00当事女生发帖曝光事发经过进行网络维权,11日当晚武汉大学发表声明称已成立调查组,13日发布调查和处理结果。武汉大学此次回应和处理的效率与当事女生“维权3月无果”的境况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维权的迟滞与网络重压下的迅速反应引发舆论质疑。
有微信视频号评论称,不应让学生在学校遇到不平事都只能通过“网络升堂”来“击鼓鸣冤”;另有观点表示,校方的拖延处理会坐实网络中对于男生背景的传言与猜想;也有媒体就武大的取证调查过程表达了疑虑。
微博话题下部分网民观点
微信公众号“学术志录”盘点了近期三起高校性骚扰事件,指出三位受害者均是通过在网络发声引起社会关注和舆论压力才促使相关部门介入调查并得以处理。
由此可见,在校园性骚扰问题上,官方回应的普遍滞后和处理缺位早已引发舆论不满。因此,影响舆论场走向的不仅是官方对事件本身的处理结果和方式,回应效率背后折射的态度立场也是影响网民事实和价值判断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网民期待舆论声音推动官方对事件的处理进程;另一方面,舆论同样希望,高校严谨调查、事实求证的做法是出于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而非对舆论重压之下的被迫重视。
“迟到的正义”不该只能被热搜推动,重压下的重视损害的只会是高校声誉。这也为其他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在处理类似事件时予以警醒:事件处理的效率和结果不应以舆情声量为导向、采取“谁声音大就安抚谁”的滞后策略。公众真正需要的,是事件发生后及时成立的“工作调查小组”,而不是“网络升堂”后为应对舆情重压临时成立的“危机公关小组”。正如新京报所评,正因这类维权的艰巨性与复杂性,学校在接到性骚扰投诉时应该积极推动解决,宜快不宜慢、宜短不宜久,受害人权益等不得,学校声誉更耗不起。
舆论断案:警惕以正义之名带来的“无差别伤害”
网络维权引发舆论关注,推动事件被调查解决的另一面,就是随着事件进入公众视野,公众对于事件的评判、关注点会出现分散不可控的局面。如在本次武汉大学学生举报在图书馆遭遇性骚扰之后,有网民称因为涉嫌性骚扰的当事人“身份特殊”学校才会拖着不解决。
在网民的“助力”之下,涉事的“肖同学”身份被各方猜测、广泛传播。爷爷是国企领导、父亲是官员、成绩一般、进入武大是通过“特殊通道”、此前就有过类似性骚扰的不光彩“黑历史”等言论甚嚣尘上。网民言之凿凿,信息真假无从考证。这使得在网传信息中肖同学的“父亲”——武汉某区肖姓副区长不得不通过媒体发布《声明》,公布自己的子女信息,以证清白。
媒体发布的当事人声明
亦有声音对举报学生的身份提出看法,称涉事学生是因为“保研”资格,与被举报的肖同学存在竞争关系,才会恶意通过网络公开方式进行曝光。有鉴于此,当事人在学校发布处理结果后在公开发声中也特意说明,自己不参与保研,和肖同学毫无利益冲突。
由此也可以看到,在舆论监督中,网络的开放性、无序性让公众对“侦查”“断案”存在侥幸心理。网民可以轻易给出一个结论,指引一个方向,从而对事件的发展产生无可估量的影响。但这绝非舆论监督该有的样子。在本次事件中,误伤的是肖姓领导干部,但在往后事件的“爆料”和监督过程中,这种非理性的“枪子”会打在谁的身上,无从得知,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被误伤”的受害者。因此,舆论监督的无序性值得警惕,不能让任意“误伤”损害舆论监督的效力和威信。
此外,在“舆论断案”下,涉事的肖同学除了为自己的不当行为付出校方处理的应有代价之外,也在一定程度上遭遇了“社会性死亡”与“网络暴力”,这对于其个人后续的生活、学习、工作以及家庭可能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如不加以及时、科学的引导,极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网络余音:官方回应不当易引发次生舆情风险
13日,武汉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网站发布处理通报,决定予以涉事男生记过处分,并表示学校对于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至此,当事女生的维权诉求基本得以实现,事件本身似乎以高校判决告一段落,但网络中的舆论争议尚有余音,相当数量网民指出高校回应与社会期待之间的差距和错位,是官方回应和处理中值得关注的舆论声量。
高校处理结果是否合乎规定的争议在校方通报后仍有发酵,这一舆情有极大程度来自于舆论场对高校处理结果通报文本的质疑。从争议焦点看,当事女生公开的详细证据与细则说明,和高校官方结果公告的“言简意赅”“一笔带过”之间形成的对比有悖社会舆论期待,有网民指出,长达数月调查无果、看似复杂的案件,高校通报其处理依据和判定细则是必要的;也有人表示,官方对拖延原因的解释比处理结果的阐释更加详尽,是令当事人心寒的;更有声音直接指出,高校对涉事男生因何事、违反何规定、如何记过处分等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的回答,才是公众想要的答案。
网民观点截图
而通报的阐释不详,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舆论对于高校事件处理机制规范性、效率性和公正性的质疑。梳理发现已有声音将此次事件的传播热搜、回应方式与武汉大学130年校庆相关联,从中可窥见未能切实满足公众期待可能会招致的次生舆情连锁反应、舆情余音和潜在风险。
此次事件为各高校、机构等主体敲响了警钟,真诚直面舆论关切,详实回应社会期待,不仅是挽回公信力和名誉的必要之举,也是安抚社会情绪、预防次生舆情风险的关键一环。然而,比起舆情处理公关应对的经验,更应学习的,是如何积极直面问题和及时推动处理;比回应“网络维权”更重要的,是回应当事人现实诉求。
- 2023-10-23“棉花娃娃”风波中 海底捞的回应遗漏了哪些重点
- 2023-10-23青岛啤酒“小便门”事件 舆论反馈及舆情处置建议
- 2023-10-20PPT式“罪状录”传播热潮中 舆情处置的“冷思考”
- 2023-10-12两女子违规穿越终身禁入四姑娘山,处罚“不走寻常路”的任性游客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