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否认与贷款中介合作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该如何发力
—— 第084期 ——
多家银行否认与贷款中介合作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该如何发力
近期,不少消费者接到自称某银行合作贷款公司的电话,宣称可以通过“转贷降息”为消费者节省房贷利息。对此,多家银行发布声明表示,银行贷款业务从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在办理贷款时也从未收取过中介费、代办费等费用。因当前正处“认房不认贷”“降低首套存量房贷利率”等相关政策落地实施初期,涉“房贷”话题敏感度较高,相关信息迅速引发舆论关注,话题“多家银行否认与贷款中介合作”冲上微博热搜,引发网民热议。
部分银行回应截图
不法中介违规诱贷再抬头,舆论反馈或折射银行潜在声誉风险
不法贷款中介乱象蔓延,引发多家银行发布声明。因关系金融消费者权益,《经济日报》、《证券日报》、中国网、央广网等央级媒体积极传播银行关于“未与贷款中介或个人合作”的声明公告内容,提示消费者警惕相关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不法中介电话诱贷”的讨论中,除认为此类电话骚扰已为常态外,另有网民反馈,银行通过中介开展贷款业务并分取中介费的情况也有发生,个别网民还以过往从业者身份揭露银行与中介合作的“内幕”;吐槽银行泄露了客户个人信息。
整体来看,银行及时发布辟谣信息的行为值得肯定,但“与不法中介勾结分取中介费”“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等舆论反馈也提示银行或存潜在声誉风险,这也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现潜在声誉风险并进一步完善声誉风险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思路。
违规转贷隐藏多重风险,长期受监管部门和银行重视
事实上,贷款中介已在民间借贷市场和金融机构之间存在多年,通常以“银行有关系”“低利息、高额度、免担保、无抵押”等为幌子进行诱贷。该不法行为暗藏违法违约隐患、高额收费陷阱和消费者个人征信受损、信息泄露等多重风险,破坏了正常金融秩序,给银行带来负担和压力的同时,对其声誉也造成了一定损害。
对此,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曾于2022年12月发布《关于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违规转贷的风险提示》,提醒消费者警惕违规转贷风险;8月,北京银行业协会发声,严防所辖银行分支机构与不法贷款中介合作;9月以来,湖北、陕西、宁夏、北京等监管局也先后发布相关风险提示,显示出监管部门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秩序稳定的高度重视。银行作为相关主体,及时向消费者发布风险提示,表现出了较强的责任意识和声誉风险意识。
声誉风险管理启示:化解潜在声誉风险需银行内外双向发力
从声誉风险管理层面看,此次“多家银行否认与贷款中介合作”事件也给银行带来一定启示。在房贷相关政策落地实行、不法中介蠢蠢欲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活动如火如荼之际,银行除了对外发布辟谣声明外,还需对内反思管理工作是否存在漏洞,全面排查并及时化解可能由内部因素引发的声誉风险,以更好地维护银行声誉形象。
更进一步说,银行尤其需要重视网民反馈的“银行与贷款中介合作‘内幕’”等问题,强化全体员工合规意识,谨防内部人员与不法中介相互勾结诱骗客户手续费或泄露客户个人信息等情况发生,同时加强内部监管处置,清除侵蚀银行声誉的内部毒瘤。唯有内外双向发力,从根源上防范和化解声誉风险,银行才能更好地与监管、消费者形成合力,共同构建更加健康、良好的金融消费环境。
- 2023-09-04员工“指责”客户临下班办业务 阜新银行舆情处置带来哪些启示?
- 2023-08-28浦发银行“二胎贷”惹争议,两次回应有何启示?
- 2023-07-31高能预警!银行直播“贷”货暗藏三大声誉风险
- 2022-09-05江西吉安一银行疑将换下国旗扔地上引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