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门店“糖果找零”为何引发争议,连锁品牌应做好体系化管理

2025-11-10 10:29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案例概述】

  10月27日,上游新闻等媒体报道,有河北的网民发帖称,自己去家附近的零食店购物时,用现金结账,店员却用陈皮糖“找零”,并表示“每次买东西不管几毛都找糖,九毛都找糖。”该网民晒出的购物小票及“找零”情况显示:订单原价5.90元,促销优惠0.71元,现金抹分0.09元,应付金额5.10元,实付现金10元,找零4.90元。不过店家的“找零”并非4.9元现金,而是4个1元的硬币、7颗陈皮糖及一个鹌鹑蛋。发帖网民在评论区表示,“网上搜了一下,(陈皮糖)只要几分钱一颗,找零却能抵一毛,越想越生气。”

网民发帖称“用糖找零”

  10月29日,“名创优品有门店用糖果给未成年人找零”也引发舆论讨论,话题“名创优品 糖果找零”登上微博热搜榜单。据广东民生频道《DV现场》报道,广东中山的李女士反映,她的女儿经常去当地一家名创优品买东西,每次都用现金结账,但店员却用糖果找零。报道中,记者暗访两家门店时,店员均表示很多门店都会出现零钱短缺;此外,其中一家门店的店员询问是否能用微信支付“以零换整”或接受卡片、糖果代替找零。

“名创优品使用糖果找零”引发讨论

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舆论透视】

  ?“零钱糖果”现象存在已久,“是否侵害权益”引发讨论

  两家知名品牌用糖果替代零钱的情况引发网民讨论。不少网民表示,除了这些品牌,其实很多线下零售店也存在类似的行为,甚至很多网民表示自己小时候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只要消费者不主动、强硬要求“要零钱、不要糖果”,商家就可能默认用糖果代替几分、几毛钱的零钱。

  在相关话题的评论区中,网民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不满,诉说自己经历的类似情况。有网民表示,自己想要反过来用糖果支付零钱的时候,往往会被商家拒绝;不少网民则认为,商家用糖果等零食替代零钱是一种单向强制消费者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要求相关部门严查类似情况。

相关话题评论区部分网民观点截图

  与此同时,也有网民表达理解,表示线下门店确实存在零钱兑换困难的情况,指出门店与消费者做好沟通工作即可,如果消费者确实不接受用零食替代零钱的行为,可以选择不消费。也有网民指出,更换的限度比较重要,如果需要找零的金额很少,也能够接受换成零食。

相关话题评论区部分网民观点截图

  媒体讨论则更多聚焦“零食找零”行为的内涵,关注商家的法定义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闪电新闻网评论认为,商家将“兑换零钱难”作为理由,本质是转嫁经营成本。电子支付已经能够解决大部分找零的问题了,对于必须使用现金的场景,备足零钱是商家的法定义务。微信公众号“半月谈”评论指出,商家以“零钱获取难”作为借口拒绝找零,这样的行为与此前“停车场拒绝现金支付”“餐厅强制要求扫码点餐”等事件类似,都是商家利用场景优势侵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权和自主选择权,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任何形式的强制或变相强制,无论其包装得多么习以为常或情有可原,都不能因其“微”而忽视,因其“小”而纵容。 

  ?赵一鸣零食回应出口不统一,处置态度被动影响舆论观感

  从具体事件的处置来看,赵一鸣零食与名创优品的回应都比较迅速,在事件曝光的当天都进行了公开发声。但具体来看,其舆情应对的细节存在明显差异。

  针对“用糖果找零”,上游新闻等媒体发文称,门店承认有用糖果“找零”的行为,并表示因为兑角、分现金困难,才用糖果“找零”,会和顾客做好沟通解释。大象新闻网则报道客服的回应内容,表示公司严禁以糖果替代货币找零,会依据公司管理细则核实处理,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和消费体验。齐鲁晚报旗下微博账号“果然视频”发布视频称,官方客服表示,公司明确不支持用糖果找零,但部分地区门店会在零钱不充足的情况下,询问顾客是否同意用糖果找零,顾客同意的话才会有这种操作,若顾客不同意公司是不允许门店存在这种行为,并会去门店进行处罚。

  赵一鸣零食的回应出口并不统一,品牌门店、品牌客服等不同主体的回应视角有一定偏差,门店回应强调“承认用糖果‘找零’的行为”,客服视角则强调“公司严禁以糖果替代货币找零”,重点信息的不同容易导致舆论讨论焦点的模糊,回应态度相对被动;且后续赵一鸣品牌既没有给出针对该曝光事件的处理和解释,也没有给出针对“零食找零”问题的调查与后续措施,未能完全打消公众对品牌的质疑。

  ?名创优品官方回应主动担责,闭环处置体现企业态度

  针对“名创优品有门店用糖果给未成年人找零”一事,界面新闻、新浪财经等发文报道名创优品方面的回应。名创优品官方接受媒体采访表示,经排查,涉事门店人员服务标准不符合总部要求;已与消费者取得联系,诚恳道歉和沟通,商定了消费者认可的解决方案。目前,涉事门店人员正在接受重新培训,公司针对所有门店展开新一轮排查、规范和整改,避免相同情况再次发生。

  名创优品涉及的曝光事件关联未成年消费者,话题相对更为敏感,处置难度也相对较大。对此,名创优品回应时,对事件做了定性,并分别给出针对此次事件以及同类问题的处理措施:针对曝光事件,主动与消费者沟通致歉,并协商了处置方案,获得消费者认可,完成了单独事件的闭环处理;针对同类“零食找零问题”,开展全面排查与整改,加强员工培训,在同类问题的处置上给出了企业态度。统一的回应出口、相对完整的处置流程,尽管没有透露具体的处置细节与动态,但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展现出品牌对服务标准和消费者体验的重视。

  ?服务细节折射门店管理短板,系统性纠治才是长久之道

  “糖果找零”表面是服务过程中的一个细节疏漏,却反映出连锁品牌在加盟管理、现金备付、员工培训等方面的薄弱问题,揭示出连锁体系中普遍存在的“制度到现场”的管理断层问题。这类“小问题”如不能从系统层面彻底纠治,反复出现与传播,容易持续形成舆情“燃点”;一旦舆情事件发生,舆论通常不会主动区分总部与门店责任,导致品牌形象整体受损。

  对此,连锁品牌需超越“头痛医头”的被动响应,从管理体制层面进行完善与治理。一方面,各连锁品牌需正视移动支付潮流下的现金支付需求,警惕因电子支付高度普及而产生的思维盲区,不能因多数顾客的支付习惯而忽略了其他客户的现金找零需求,做好门店的法定货币储备与服务保障工作;另一方面,也需打好连锁管理的运营基础,落实覆盖所有门店的常态化抽查机制、违规处罚制度等相关制度。连锁品牌若能借此补齐管理短板,强化总部与门店的管理联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从源头规避此类舆情风险,为维护品牌声誉打下坚实基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