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嬲”字奶茶掀风波:客诉与舆情危机的距离有多远?

2025-05-14 17:10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一杯奶茶,可以成为在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旅行快乐的载体,也可能因为“问题包装”成为糟心的印证。

  5月3日,有网民晒出在天津“汝呓如意”奶茶店购买的饮品图片——在饮品封口膜上出现了生僻字“嬲”,注释部分还明确写有“很多时候用作脏词”。虽然当事奶茶店致歉并回应称,封口膜上的生僻字是随机生成的,目前印有该字样的封口膜已经统一销毁,不再使用。但“嬲”字的出现,让饮品失去了“美味”的本质,既没有因“科普”生僻字带来知识的力量,也没有为游客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反而将品牌送上了热搜、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尽管这起舆情随着商家表态得以快速平息,但屡见不鲜的“问题包装”“问题营销”已成为新茶饮等品牌频频“塌房”的舆情风险。

  善意营销扎了游客的心

  谁之殇?

  随着“嬲” 字奶茶图片的快速传播,网民的负面情绪、调侃纷至沓来。买到这杯奶茶的游客以“这个字不管字形还是字意,包括字音,都不是什么好字,不太明白这样的字为什么会出现在包装上” “冲着它是天津本地的奶茶品牌才买的,作为游客,我居然感觉被一杯奶茶骂了”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这一表达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共鸣,更成为激化网民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同时,本起舆情叠加城市、小长假、旅游等元素,导致进一步发酵,尤其是奶茶杯上“我爱天津”的字样,与封口膜上的“嬲”形成了较为强烈的情感对冲。

  在舆论的负面冲击之下,“汝呓如意”奶茶于事发次日便致歉并作出回应。“汝呓如意”奶茶工作人员而后也进一步解释称,“我们选择这种包装的初衷是希望能科普生僻字,现在想来,确实考虑得十分不全面”,并表示“之前买到该字奶茶的顾客可联系门店退款”。

  从回应内容来看,“汝呓如意”奶茶解释澄清了包装设计的初衷,但留下了一个关于营销的疑问——品牌营销的善意初衷与美誉度、良好口碑之间是否能画上等号?这取决于企业及品牌的风险把控能力,例如在推出新包装、新创意之前,是否进行了全面的舆情风险隐患排查等。可以说,没有舆情安全保障的营销活动,更容易让企业和品牌摔跤、跌倒。

  客诉转化为舆情危机的间距

  就是舆情风险管控的最佳时机

  从品牌知名度来看,“汝呓如意”奶茶算是一个年轻的奶茶品牌,热度不及其他知名连锁品牌。即便是如此年轻的品牌,也已不是第一次被“嬲”字“绊倒”——“汝呓如意”奶茶工作人员告知媒体,这个“嬲”字曾经惹过祸,门店在外卖平台上也收到过因这个字而产生的差评。前车之鉴在眼前,“汝呓如意”却没有对风险信号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避免这起灰犀牛舆情危机。

  有鉴于此,那么普通客诉与舆情危机的距离有多远?在自媒体时代,这个距离或许仅仅是一个“短视频引发关注”的差距而已,说长不长,说短也是转瞬即逝。这就是舆情风险管控的最佳时机,若能及时、科学地推演舆情风险爆发的结果,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本次舆情危机或能化解于无形。但是,客诉信息反映出来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达不到优化营销活动品质的目的,那也就没办法为品牌声誉危机及时止损。

  换言之,客诉信息是舆情风险的晴雨表,是企业在做舆情及品牌风险管控的有力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在更早的时间点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也不需要草木皆兵。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