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小学设备采购价格不合理引舆论质疑,信息公开议题“未完待续”
近日,有网民反映称,“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灾后恢复项目设备设施采购及安装中标(成交)结果公告”显示,相机、除颤仪中标价格,远高于网络售价;全校1800多名师生,却采购了8400个总价约24万元的定制餐盘。舆论质疑其采购价格不合理。


各方回应梳理
3月24日
采购合同供应商成都彩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当时其提供的“松典相机”被校方认为达不到使用需求后,又单独采购了两台符合校方使用需求、同等价格一万多元的相机,共提供了四台相机。就相机价格情况此前已向教育局和县纪委汇报。对于除颤仪价格问题,电子产品有迭代,价格随时波动起伏,当年的价格跟现在并不相同。
25日
四川省石棉县教育局发布情况说明称,在2023年货物交付时,石棉县希望小学发现供货与采购使用需求不符,拒收。协商后,供货商更换相机。2024年纪委监委认定该项目采购过程中存在审核不到位的情况,并处理相关人员。

同日,石棉县权威部门人士称,该事件实为学校采购人员的失误,相机已更换,但是网上的信息没有更新。石棉县政府采购中心负责该项目的工作人员称,相关信息在网络平台都是公开可查的,公布出来的内容都是符合程序的。
27日
石棉县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目前相关情况还在查明。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称,目前正对“除颤仪”等情况积极展开调查,最新进展会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微博上形成#希望小学一万四买相机只值六百引质疑##多方回应希望小学一万四买单反只值六百#等多个热搜话题。

01采购主体+较大价格差异
迅速吸引舆论关注
相关采购数据来自官网公开的信息披露,可信度较高;采购项目中标价格与网络公开价格的差异巨大;希望小学灾后恢复项目的特殊性和矛盾性,均增加了事件的冲突性和舆论吸引力,引发较大范围关注。具体来看:
一是公开的中标价格未在合理区间。包括2台相机中标单价14050元,而网售单价631元;1台除颤仪中标单价29500元,而网售单价11000元;8400个单价29元餐盘花费243600元,而全校仅有1800多名师生。
二是希望小学的特殊身份和灾后重建的特殊时间。舆论质疑希望小学灾后重建项目采购昂贵相机等是否合理。如有媒体发文表示,灾后恢复项目,当然要精打细算,何以如此大手大脚?
三是多方回应刺激舆论热度上升,同时招投标程序参与各方回应不仅未切中舆论关切反而增加更多疑点,加深舆论质疑情绪。有媒体指出,在合同履行与验收阶段,采购人虽拒收了首批不符需求的相机,但未公开更换后的设备型号及性能参数,导致公众无法验证中标价与实际价值的匹配性。合同变更后未按政府采购有关要求实时更新公告,均属于程序执行失范,损害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
四是相机等价格争议物品贴近网民生活,电商平台比价便捷,话题参与门槛低,部分网民“以小见大”扩大话题范围,暗示同区域其他学校、医疗机构等事业单位或政府部门招投标采购,均可能存在“暗箱操作”“腐败”等问题。有媒体发文称,石棉县七一中学采购的一些设备,同样超出其他省份同款产品的采购价。舆论认为,当地部分学校大手大脚的背后或许存在共性问题。流程审批、项目核查、必要性论证等,都给公众留下了重重疑问。
本次事件暴露出政府采购链条中的严重疏漏。有学者认为,出现“天价”采购,主要责任在于采购人,评审专家、供应商也应承担一定的责任。网民调侃认为此类现象普遍存在,建议彻查,大量偏消极和悲观的评论情绪值得注意。
02多头回应推升舆情处置难度
3月25日,石棉县教育局的回应明确了采购物品的目的,且强调采购相机等是供领办学区内多所学校共同使用,但并未说明更换型号选择的具体原因。此外,回应虽明确了该项目采购过程中存在审核不到位的情况,相关人员已被处理,但并未能完全获得舆论认可,仍存在诸多疑点:一是“更换相机”与此前供货商工作人员表示“提供了四台相机”不符;二是相关人员身份,处理具体措施等信息都比较含糊,留给舆论想象空间。
而从3月27日最后一次“展开调查”的回应后,至今已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仍未有新的进展披露。对于舆情处置来说,等待消息的空白期过长,容易导致舆论整体基调偏向负面猜疑。上游新闻发文指出,涉及公共利益,政府采购的每一笔支出都应该合理高效,这才是公众关注的重点,也是政府采购取信于民的关键。对此,当地相关部门有必要作出进一步回应,不应就此了事。
虽然事件热度受时间流逝,以及其他热点话题分流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舆论质疑的核心疑问未得到及时有效回应,且长期不给予调查进度信息更新的情况下,短暂的舆论关注窗口期过后,事件留给舆论负面猜忌的印象会进一步加深固化。相关部门错失“澄清”时机,不利于后续化解舆论质疑等相关舆情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中因涉及多方主体,多头回应易给舆论造成“各自为政”“互踢皮球”的观感。对于涉及多方主体的舆情事件,建议相关方应快速制定相应的舆情应对机制,指定各方对接负责人,做到信息传达顺畅,统一回应口径,尽可能高效、准确地推进事件调查和处置回应。
03加强采购流程监管
重视舆论监督力量
有观点指出,应强化采购人在采购需求方面的主体责任、合理选择采购方式、完善全流程精细化管控机制、加强中标产品的履约验收工作等。同时,对串通投标、虚假报价等违法行为依法处罚;对滥用职权导致高价采购的责任人追究行政或刑事责任。
对比此次公开招标预算和最终中标结果来看,所有采购商品几乎都与招标预算中最高标准“精准匹配”,很难不引发舆论对于招投标过程的质疑。如今,石棉县希望小学采购价格风波引爆的或许只是其中一个小点,但财政资金是否合法合规合理运用问题,与希望小学的师生、招投标环节的所有参与方,乃至参与讨论的每个网民,都是息息相关的。
政务信息公开后如何更好利用舆论监督的力量去发现和改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针对舆论质疑点梳理业务流程、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不合理节点,并从全局的角度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改进,或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借用舆论监督的力量形成全网交叉验证,降低行政监督成本等,应为进一步优化落实信息公开的应有之义。
- 2025-04-21邯郸“凡尔赛道歉”宣传片出圈:文旅传播的破局路径与冷思考
- 2025-04-17三河市商户门头牌匾“禁色”起风波,柔性文件硬性执行引争议
- 2025-04-15三河强换商户招牌,需给公众一个交代
- 2025-04-09“送外卖”“跑滴滴” 苏州领导干部换位跑出哪些不一样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