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听得懂话”的理发师晓华:从个人流量到城市名片,当地如何实现长效发展?

2024-11-20 11:07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湖南怀化因“听得懂话”的理发师晓华走红。“晓华效应”不仅为她个人带来了网络流量,还迅速推动怀化从一座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城市摇身一变成为全国瞩目的“网红城市”。

极目新闻直播“打卡”怀化

  近年来,因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视频而带火一个地方的故事在互联网上屡见不鲜,未来或将还会有更多类似的故事成为新的热点。而如何将这种“网红”效应化作长期发展引擎,则是地方政府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旨在分析怀化如何应对这股突如其来的热潮,并探索多地网红城市爆火的共性特征,为后续地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建议。

  晓华现象:如何迅速走红?

  晓华,网名“发型师晓华”,是怀化市鹤城区一家理发店的理发师。她因一系列视频迅速走红,这类视频记录了她专注倾听顾客需求、细致服务且剪发技术好的场景。没有推销话术、不擅自发挥的服务风格让观众眼前一亮。网民纷纷留言称她是“人民理发师”,并调侃道“终于有一个能听懂话的理发师了”。

  随着晓华的视频爆火,怀化吸引了大量游客慕名而来,体验这位“懂你”的理发师。短短一周内,怀化的长泥坡新村人流量突破20万人次,拉动现场消费超2000万元,全市消费额突破1.2亿元。面对这股热潮,怀化市政府迅速行动,推动一系列政策和活动以扩大和延续“晓华效应”。

来源:三湘都市报

  怀化政府快速应对和扩展“晓华效应”

  怀化政府敏锐地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多种方式迅速跟进和放大流量效应:

  一是推出旅游和消费优惠

  怀化市政府为游客推出“怀化,一座懂你之城”的宣传口号,并为在理发店“打卡”的游客提供免费或折扣门票,涵盖怀化大峡谷、白马风景区等多处景点。

  二是开通旅游专线、提升基础设施

  政府开通以晓华所在理发店为起点的免费旅游专线,链接怀化的其他文化景点,方便游客探索当地更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升级道路和公共设施以应对游客激增,缓解交通压力。

  三是举办本地特色活动

  理发店所在街区设置起了特色美食街和非遗展示摊位,推广怀化的地方文化和美食,进一步借助其聚集力,提升游客体验。

  四是及时纠偏不实信息

  面对网络中“晓华晕倒”等不实传言,怀化政府及时回应和澄清,防止不实信息引发负面舆情。

网传店内张贴公示

  网红城市“爆火”的共性特征

  怀化因“晓华效应”引发的火爆现象并非孤例,而是在互联网时代众多“意外走红”事件中的又一代表。从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之旅、天水麻辣烫,到重庆的“山城小栗旬理发”、陕西的“西安摔碗酒”,这些看似偶然的走红背后,有着一系列共同的原因和规律,使这些城市借助某个独特元素迅速走红,并带动了当地旅游和经济的爆发性增长。

  核心人物或特色元素的真实与亲和力

  无论是晓华的“听得懂话”的理发服务,还是淄博烧烤的“实惠与烟火气”,亦或是哈尔滨冰雪节独特的寒冷魅力,这些现象背后都具备能够与大众产生共鸣的核心元素——亲和力和真实性,满足了大众对真诚和非商业化体验的渴望。人们在这些故事中看到的是一种久违的真实和人情味,这种情感共鸣是个体、地方短期走红的强大催化剂。

  互联网助推与社交媒体传播

  互联网,尤其是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使得一个地方或人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触达成千上万的人。用户通过转发、评论、点赞和二次创作等方式,将这些事件传播得更快、更远。例如,晓华的短视频账号在数天内迅速涨粉上百万,淄博因“淄博烧烤攻略”在社交媒体上疯传而一夜之间成为网红城市。这种裂变式传播特性使地方迅速被推至舆论关注焦点。

  独特的消费体验

  这些现象的共同点是提供了一种打破常规、贴近生活且富有新意的体验。与都市化、连锁化的标准服务相比,这些地方在服务和体验中融入了地方文化和个性化特色,显得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政府和商家的迅速应对和“放大”

  一旦“爆火”成为趋势,地方政府和商家会迅速采取行动,放大这种流量带来的效益。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通过积极的规划和服务提升,不仅接住了流量,还成功推动了地方品牌的持续热度。

  网红城市“后劲不足”难题

  尽管这些城市在走红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网红”效应往往昙花一现,难以维持长期吸引力。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01.流量转瞬即逝

  在互联网时代,热点更迭速度极快。最初的大规模关注,往往随着新的热点出现而迅速消退。这种现象导致许多“网红城市”在初期受益,但在长期来看,难以维持高热度和稳定的客流量。一旦热度褪去,城市可能面临人流量骤减的困境。

  02.“全力冲刺”模式难以长久

  面对热点的突然爆发,地方政府和商家常采取“全力冲刺”策略,通过大规模投入推动和放大流量效应,包括升级基础设施、推出各种营销活动和优惠政策等。这种策略虽然能带来迅速的经济增长和旅游收入,但因缺乏长期规划,一旦初期投入和关注集中于单一热点,后续的内容更新和维护容易被忽视。当初期热潮消退后,资源和关注难以持续,经济效益也随之回落。

  03.“流量风暴”后的过度商业化

  当热点带来流量高峰,政府和商家为保持热度,常过度商业化热点资源。无节制地包装和商业化,使得游客原本感兴趣的独特体验逐渐被冲淡,失去了初始的亲切感和真实性。这种趋同化的商业运作,会让游客的体验变得千篇一律,削弱了热点本身的吸引力,最终导致游客流失。

  04.基础设施和资源负担

  当热点迅速带来大量游客,地方基础设施往往承受短期内的高负荷压力。例如,交通拥堵、环境卫生负担增加、公共服务资源不足等问题迅速显现。随着热度消退,原本为应对高峰而升级的基础设施和投入的人力、物资资源可能被闲置,导致资源浪费。同时,当地居民在热点期间可能会享受到经济效益,但也必须面对噪音、交通不便等问题,这种负面影响可能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和矛盾。

  在下一个“晓华”到来前,各地政府如何智慧应对?

  “网红效应”在初期带来的巨大流量和关注,是一个地方崛起的绝佳机会,但它的不可持续性提醒各方:唯有在短期流量的基础上深耕文化、服务和产业融合,才能将“爆火一时”转变为“长久之计”。从长远来看,各地政府需要考虑以下策略:

  01.适度扶持,保持“自然边界”

  在应对新热点时,政府的适度支持和推广无疑是必要的,但过度介入反而可能适得其反。特别是对于被互联网热点吸引的年轻人来说,他们追求的是轻松、真实且自主的体验。如果政府过于“热情”,如在每个角落都安排志愿者提供服务、推销产品,反而会让游客产生拘谨和不自在的感觉。因此,各地政府更应保持足够的“边界感”,在提供基础设施和应急保障,确保游客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让他们在自由探索中感受到当地的自然风貌和独特文化。

  02.营造多元化氛围,尊重个性化体验

  各地政府在策划和推广旅游项目时,应当减少过度设计的痕迹,让游客能够享受更自主的探索。一个地方吸引游客的核心在于其独特性和真实性,而非“样板旅游”或一成不变的宣传模式。例如,那些在不同地方重复的标语或“我在XX很想你”的固定文案,虽然能一时引发共鸣,但过度使用会让游客感到单调,失去了新鲜感。政府在设计宣传时应当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让不同的地方保持其原始的文化和特色,让游客每次都有新的发现。

  03.把握宣传尺度,保持公信力与文化尊重

  在信息传播快速的互联网时代,政府宣传部门在吸引游客时,必须在轻松互动与保持严肃性之间找到平衡。虽然使用流行语和“玩梗”可以增加亲和力,但过度迎合潮流会削弱政府的形象和权威性。政府在社交媒体上的宣传风格应根据平台特点进行调整:可以适度互动和轻松,但也应确保文化尊重和职业边界。避免掉入低俗化和商业化陷阱,才能维护城市的长久吸引力和政府的公信力。

  总体来看,要将互联网短暂流量红利转变为持久的城市品牌,地方政府需要在应对策略上作出调整,以稳健、创新和适度干预为核心原则,构建出能够持久吸引人的城市体验。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