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尾盘突然涨停被疑“乌龙指”,全网求真相银行如何自处?

2024-01-11 11:41 来源:人民网

  2023年12月29日,2023年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出现“诡异”一幕。兴业银行在尾盘集合竞价时,突然异动拉升封板。在涨停之前,兴业银行的涨幅仅为0.27%。如此罕见的现象,引发投资圈哗然和热议,多方探寻最后一笔拉板的原因。对此,多数分析认为是“乌龙指”,也有部分观点认为是银行或关联人“抄底”增持,还有部分观点审视兴业银行乃至银行板块是否发生重大利好被大资金“盯上”……面对舆论场中的“浮想联翩”,兴业银行该如何抵挡住舆情风波?

  2023年12月29日兴业银行的股价情况

  12月29日晚,上交所发布关于兴业银行股票2023年12月29日收盘集合竞价异常交易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经初步核查,为某投资者以明显偏离股票最新成交价的价格大笔申报成交所致。上交所将对相关情况作进一步深入核查,并根据核查结果采取相应措施。

  兴业银行董事会发布的情况说明

  随后,兴业银行发布关于股价波动情况的说明,表示公司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在经历了2023年年末的尾盘“瞬间涨停”后,2024年1月2日,兴业银行早盘直接跳空低开,盘中最低跌至14.77元,跌幅达到8.88%,最终以下跌8.51%报收14.83元。1月3日,兴业银行延续跌势,报收14.68元,跌幅1.01%。

  舆情回应稳中求胜

  及时性、规范性、有效性缺一不可

  从舆情回应的角度来看,股价异常波动话题的敏感度较高,及时、透明地进行回应至关重要。因此,银行机构第一时间出面回应,发布情况说明是必要选择。情况说明内容以“‘无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公司经营情况一切正常’”为核心,是银行机构面对此类声誉危机时的常规操作,目的是向舆论场中释放“稳”的信号。整体来看,兴业银行的舆情回应较为及时和规范。此外,兴业银行在回应舆论关切方面做到了口径统一和规范,投资者热线、投资者关系部门等相关方回应投资者问询,以及媒体采访的口径与情况说明并无差异。

  虽然,兴业银行的舆情回应做到了及时和规范,但因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其无法彻底打消舆论困惑和揣测。在部分媒体和自媒体的推动下,《兴业银行开年重挫逾8%,“拉净值”还是“乌龙指”仍未明朗》《兴业银行啥情况?年末尾盘“瞬间涨停”,接着“开年杀”》《股价跨年上演“过山车” 兴业银行引市场诸多猜测》等解析类报道的传播力增强,声誉风险点明显增多,兴业银行所处舆论环境的变量也有所增加。

  全网众说纷纭寻找答案如何防范长尾效应带来的声誉风险?

  到底是谁封住了2023年A股最后一个涨停?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关注热度,并没有随着兴业银行发布情况说明而消退。深究原因,不是因为兴业银行的舆情应对工作做得不够好,而是“乌龙指”出现的概率可谓是“活久见”,仅是“疑似”就足以震惊市场。在罕见现象的带动下,事件便具有极高的话题性,舆论聚焦的问题若始终找不到答案,长尾效应势必会随着话题周期的拉长而逐渐显现。

  为警惕长尾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涉事银行应注意以下场景中存在的相关潜在声誉风险。若相关传播得不到有效控制,或相关问题得不到有效释疑,不免会使舆论偏离话题本身,导致涉事银行的舆论环境发生变化。

  一是投资者在互动平台针对此事件的发问。提问方向或聚焦在“相关情况的深入核查有无结果”“银行机构面对股价异动或持续低迷状态有无应对策略”“银行机构管理层有无针对性行动”等方面。二是在未来即将召开的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各大媒体、投资者会在问答环节围绕此事件做出提问。涉事银行的回应口径或将成为媒体报道的重点,有所冷却的话题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出现反弹。三是由此事件带来的关联风险。或有部分媒体、自媒体关联报道涉事银行的经营业绩,并将经营业绩上面临的问题与股价变化关联分析。后续,涉事银行在资本市场的相关动向,也将容易牵动舆论注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