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齐齐哈尔第34中学体育馆坍塌事故舆论聚焦点梳理

23-07-24 17:57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7月23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发生坍塌。经核实,事故发生时,馆内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截至24日10时许,15名被困人员均被找到,现场搜救工作结束。此次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事故调查工作正在全面推进中。

  话题传播路径

  7月23日18时起,新华社、中新网、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官方微博先后发布事件信息,实时更新救援最新进展。

  媒体报道时间轴

  根据公开传播信息梳理

  事故发生24小时,公众都在关注什么?

  事故发生以后,对被困人员的救援进展是网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梳理微博热搜话题可看到,关于救援最新进展的话题持续动态登顶微博热搜榜首。尤其是因为事故发生地点在中学的体育馆,更加吸引了公众对于师生的伤亡情况以及遇难人员家属的关心,多位网民表示:“还好是暑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对家长来说太残忍了”“好可怜,这么多个家庭就这样毁了。”

  事故发生的原因同样引发了网民的大量质疑。随着事故现场鸟瞰图被公布,以及媒体公布“经现场初步调查,与体育馆毗邻的教学综合楼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违规将珍珠岩堆置体育馆屋。受降雨影响,珍珠岩浸水增重,导致屋顶荷载增大引发坍塌”的初步结论,越来越多的声音聚焦于对“豆腐渣工程”、施工违规操作的讨伐。

  体育馆楼顶堆放建筑材料

  (图片来源:微博)

  叠加此前“荣莱高铁被举报偷工减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负面情绪影响,使得舆论场中目前对于建筑质量、施工资质的负面声讨居高不下,引爆了舆论场中对于公共工程安全的负面舆论风暴。无论是事关公众出行安全的高速铁路,还是本次事件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的中学体育馆,民众要求追查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并对事故相关责任方依法进行严肃处理。相似事件成为了舆情发酵“催化剂”。

  将公众视线从整体事故状况转而聚焦于个体家庭的是,一段疑似遇难学生家长在医院质疑无人出面沟通的视频。视频中涉事家长称,遇难学生送医之后,自己在医院等待5个小时,期间无一人出面与在场家长沟通学生伤情状况,甚至有家长直到自己的孩子失去生命体征才知情。“孩子抢救这么长时间,谁能和我们家属说一声情况。”视频中家长的一声声质问令人揪心。而在场的政府工作人员,除了公安部门到医院维持秩序外,没有任何一名相关负责人与在场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安抚,甚至未能及时告知家长自己孩子现在的伤情状况。

  网传视频截图

  突发应急事件中的传播启示

  不当话题描述易产生信息混乱观感。#第十名被困者获救#与#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已致10人死亡#等话题的同步传播,让受众对于事故的具体伤亡产生疑惑。有网民评论称:“看消息说救出来了十几个,以为伤亡不大的,结果是救出来前就已经死亡了。”@胡锡进 对此也发表评论:消防部门的通报有其局限性,他们对搜救出的人员能否最终被救活应该是不了解的,但是该通报传向社会,扮演了“官方通报”的角色,形成了一个缺陷。这也提示媒体、自媒体在动态信息发布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由于信息碎片化导致的信息误传。

  主流媒体在应急处理过程中发挥了信息发布的重要协同作用。本次事故中,救援进展均通过媒体报道对外发声。可以看到@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官方账号在事故救援进展的动态通报中,多次作为首发渠道,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现场最新情况。巩固了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方面的专业性、权威性和公信力。

  动态发布客观还原事件面貌。23日18时许,各媒体先后发布的事故信息中,事故发生时间为“23日下午4时许”,被困人员数量表述为“初步研判有10余人被困”;至当日晚间21时许,媒体报道既已明确齐齐哈尔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警时间为14时56分,消防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并开展营救时间为15时10分;至24日早间,媒体发布被困人员具体人数“事故发生时馆内人员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这种数字的更正、不断明确,让事件在动态发布的过程中逐渐呈现出客观面貌,回应舆论关切。

  媒体调查走在官方发声之前,敦促相关部门积极作为。截至发稿,官方尚未通过自身的信息发布渠道主动对外发声。事件整体的信息发布节奏均由媒体进行掌控。复盘整体传播路径,现场鸟瞰图让众多媒体、网民对于现场房顶存放的物品、楼体结构进行相关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推测;重庆华龙网拍摄了事故现场综合楼前的施工公告,明确了项目建设单位,由此多家媒体据此发文起底,发现该公司曾中标多个学校工程项目。这在公众舆论场设置议题之外,亦敦促官方相关部门尽快对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并适时向公众发布通报。否则,长此以往,可能会对相关部门的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

  地方媒体传播声量式微。黑龙江日报官方微博在事故发生后曾发文《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发生屋顶坍塌 许勤梁惠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搜救工作》,对事故具体情况、地方领导的关切、表态作相应报道。但人民众云传播数据显示,该文在事件的整体传播中传播效果较弱。地方媒体在本次事件的整体传播路径中相对式微,未能发挥出“接近性”优势。

  官方声量不足,舆论引导不够。在围绕这次事故的报道中,有许多信息来自“知情人士”“该校师生”或是“附近居民”等非官方的消息来源。这样的信源不仅降低了网民对于信息可信度的评估,同时也强化了对当地政府在事故期间通报信息不及时的感知。

  事故灾难中,沟通安抚更见真情。与事故灾难救援工作同样重要的,当属遇难者家属的情绪安抚。而在齐齐哈尔本次的坍塌事故中,网传视频中家长的质问引发公众广泛共情,更加剧了舆论对于相关部门应对缺位的不满情绪。由此提醒相关部门在灾难事故中,除集中力量救援之外,亦要加强人文关怀,安抚遇害者家庭的情绪。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