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猪机票盲盒活动翻车:扔飞镖“扎”了消费者的心
近日,#飞猪机票盲盒活动翻车#引网友热议,在新浪微博平台该话题24小时内阅读量超4878万。

图:近24小时内“飞猪机票盲盒”事件话题总览
来源:新浪微博
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期飞猪旅行平台推出“扔飞镖赢机票”活动,称“能用66元得到一张机票”。但参加活动的网友纷纷反馈66元只是入场券,且“扎”到的机票出发地、目的地都是随机抽取;部分网友点了几次都没点中,不得不拉人头获取更多抽取机会;还有网友抽中但只显示了目的地,还需要拉人头获取出发地信息。有网友体验感欠佳希望退款,申请后发现退款时间需要近一个月,引发部分网友负面情绪。

图:新浪微博平台网友评论
来源:新浪微博平台
对此,飞猪客服表示,用户花费66元购买2个飞镖后即可参加活动,但机建燃油费需乘客自费;用户允许APP获取位置后,出发地有可能扎中附近城市;退费则是活动规定,如未兑换奖品,只能在活动结束后等待退款。事件登上热搜后,官方更新了“申请退款”入口。
青年人偏爱“机票盲盒”,飞猪事件舆论关注两点
“机票盲盒”是一种没有明确目的地,一切靠系统随机的出票方式,其特点在于价格低廉。巨量引擎平台数据显示,关注“机票盲盒”的群体中,18-23岁青年占比最多,“机票盲盒”较受青年群体欢迎。

图:“机票盲盒”关注群体
来源:巨量引擎
根据人民众云数据,飞猪机票盲盒事件情感占比中,敏感占比多于正面占比,中性情感占比最多。

图:“机票盲盒”情感占比
来源:人民众云
对于此事件,舆论场内各持己见,讨论点大概有二,一是针对飞猪机票盲盒活动本身;二是针对飞猪退款环节。
针对飞猪机票盲盒事件活动本身,大体有如下两种说法:其一,“传销嫌疑说”,认为飞猪吃相难看,出言不逊,消费者想退款时又十分勉强,让消费者有种背刺的感觉,甚至有用户指责该活动“有传销嫌疑”。其二,“平台无错说”,认为盲盒本身就带有不确定性,有人抽不到也有人抽到,只是个人手气问题,选择盲盒这一形式的用户应对盲盒性质有基本了解和认识,不应为此指责平台。
针对“飞猪退款近一个月”舆论大概持两种态度。一是认为退款时间太长,活动本就体验感欠佳,加上退款时间过长导致用户负面情绪有所加重。二是可以理解退款时间长,认为平台退款时间长可提高恶意刷票成本,避免恶意刷票等扰乱活动正常运行的行为。
诚意不足“触怒”网友,回应平淡难解“信任危机”
回望本次事件,不难发现飞猪平台的活动和服务效果欠佳是关键原因。具体拆解,飞猪有三个亟待加强之处:
一是飞猪回应缺乏诚意。事发后飞猪官方并没有及时在公开平台进行回应,只是有媒体转述了飞猪客服的解释说明。但事发后,飞猪迅速更改“退款入口”的做法对事件影响或有积极作用。
二是飞猪活动保障与服务质量欠佳。盲盒对于消费者的感受性较强,有部分网友存在接受不了负面结果的现象,平台对此在上线活动前应有相应措施。
三是飞猪处理退款环节的科学性有待提高。“退款环节”是增加用户安全感的重要环节,过慢易引起消费者不满;但过快又引起部分恶意刷票者“趁机而入”,这其中的规范与平衡考验平台的策划能力和实操能力。
飞猪如何挽回消费者信任
对于正在开拓消费市场的旅游平台而言,加强的不应单单只是活动的花样,而是活动与服务是否立得稳、站得住,引领消费需要守住品牌声誉基本盘。针对飞猪事件人民数据研究院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在活动方面,建议在活动开始之前就把“要求”标注清晰明确,并前置与消费者沟通答疑,及时消除消费者顾虑。如写清参加的要求、参加后可否退改签、可否急速退款、是否会产生其他花销等。
二是在品牌方面,建议飞猪提升回应速度,并多加回应与消费者有关的关键点,提升“品牌共情力”。此外,在处理“退款”方面,可通过设置购买次数来消除可能带来的“被刷票”隐患,如退款后只能再进行一次购买,而非单单控制退款天数。
三是在平台可提示消费者,理性看待“机票盲盒”,充分认识“机票盲盒”的不确定性,以防出现消费者因不知情只是跟风而造成的“盲目消费”。
- 2023-04-11这个春天,露营潮遇冷
- 2023-04-03张小泉砍骨刀断刀事件发生,企业舆情回应和产品质量再次引发质疑
- 2023-03-30汶川地震“钢腿女孩”被网暴 “按键”伤人何时休!
- 2023-03-2899元抽苹果全家桶?潮货盲盒、B站魔力赏等平台被质疑涉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