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高效表达情感 聊天俏皮灵动的“通话膨胀”

23-03-02 08:55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B站UP主“云社_”制作的视频《论当今的通话膨胀》,将“通话膨胀”这种语言现象编进了相声段子中,借鲁迅先生的漫画形象,调侃语言表达的“超发与贬值”。二十世纪前半叶,著名社会学家李安宅写下一篇题为《论语言的通货膨胀》的文章。他认为,如同货币与其真实财富不匹配而生的通货膨胀,语言和语言的思想、情感的不匹配,就是语言的通胀。可以看到,当下流行的“通话膨胀”也属于语言通胀的一类,即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失去了其原本具有的表达力度,字数和情绪也超过其本身,呈现冗余之态。膨胀的语言一旦被滥用,还会导致信息理解错位。如网络上所说的“很好吃”“太便宜”可能只是还行的程度,“好吃到哭”“爆炸优惠”才是真的好吃、便宜。

  泛娱乐化的语言夸张,反而成为一种更形象、方便的表达方式

  越来越多的“网生代”以“哈”的数量来表达笑的程度。形容一件事好笑,从前只发“哈哈”,现在,“哈哈”成了敷衍,“哈哈哈哈哈哈笑到头掉、笑不活了”才更像是真情流露。这种现象阐释出在当下的互联网语言表达过程中,表达的面值越来越大,表达本身却越来越匮乏的现状。有网民将这种语言现象概括为泛娱乐化导致的语言夸张过度问题。 

  “通话膨胀”的流行在语言学研究中有迹可循。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徐默凡副教授认为,认知语言学“象似性原理”中有一种“重叠象似性”现象,即语言形式的重叠和语义内容的数量变化有关。在正常词义表达中,也有类似的“通话膨胀”现象,如“干干净净、明明白白、高高兴兴”等,均是用叠词来表意程度。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大众无法看到说话人的真实表情和体态,增加汉字、标点的数量,反而成为一种更为形象、方便的表达方式。笔者认为,“通话膨胀”的流行正是在这种潜移默化环境中逐渐扎牢的。

  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跟风使用,不愿被飞速迭代的网络快车甩下

  与传统“重叠象似性”现象不同的是,一连串表达震惊的感叹号、表示疑惑的问号在网络时代开始成群结队出现。如在自媒体的标题里,少于两个叹号都无法显示出新闻的突发性。网民的日常交流中,非要打出一连串“!”才能展现出震惊,而一连串“?”则展现出对于一些迷惑操作的费解和反讽。对一些使用者而言,这类“通话膨胀”可以帮助他们高效地表达情感,让聊天内容显得俏皮灵动、充满趣味。反过来想,如果没有将语言表达极度夸张化的“玩梗”心态,每天身处高密度信息轰炸下的现代人情感阈值如此之高,又怎么能在一两个“哈”字中感受到快乐?同样,只用一个感叹号来表示突发的爆炸新闻,想必也难以让广大网民迅速产生阅读欲望。

  所以,网民通过对“通话膨胀”的跟风使用,获得了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同频交流,不至于被飞速迭代的网络快车甩下。此外,网络聊天一定程度上缺少了说话场景的支撑,消息更容易被误读。网民借助不断叠加的文字符号代替说话交流中的语气、声调,来精准传达一段话的情绪,这样才更容易理解线上相互间沟通的表意。

  意义弱化的“语义磨损”,真的会语言匮乏心灵荒芜?

  “玩梗”固然有趣,但并非万物皆可成梗。正如相声视频《论当今的通话膨胀》对“通话膨胀”的调侃态度,抨击这种现象造成语言表达的单薄和肤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倪文尖副教授用“语义磨损”来表达他对这种现象的担忧,指的是词语使用时的意义与词典义相比程度的弱化。当极致夸张、语不惊人死不休成为“网生代”的日常习惯,一股脑儿地钻进这些花里胡哨的丰富表达里,磨损透支的就是表达者的信用。对此,红网评论文章表示,膨胀化的言语表达不仅没有使人们的情绪得以真正的显现,反而暴露出其语言的极度匮乏,本应情绪充沛的心灵也成为了一片荒芜的废土。

  语言学家吕叔湘在1947年出版的《中国文法要略》中提到一些表示程度的副词,如“很、怪、太”等,用久了会失去锋芒,似乎已一语成谶。在豆瓣,有一个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小组,网民聚集在此就是为了尽量避免陷入网络表达的不良习惯,他们在小组里思考如何用书面化的文字传递意义。或许,致力改变“通话膨胀”现状,让感受和思考回归理性表达,才是当下网民的殷殷期盼。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