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残疾男子被诱导办信用卡,特殊群体金融权益保护敲响警钟
近日,据FM93浙江交通之声报道,杭州麻先生投诉称自己29岁、确有三级智力残疾的儿子在未携带身份证、没有家人陪同的情况下,被招商银行信用卡业务员以“警察小熊”玩偶为诱饵,引导办理电子信用卡,且今年4月至7月间,该信用卡产生130.41元账单(含违约金及利息扣款),导致信用逾期。该事件曝光后引发广泛争议,冲上微博同城热搜榜。麻某智力水平仅相当于四五岁儿童,形体上有所障碍,语言表达也缺少逻辑性,舆论普遍质疑银行“重营销轻风控”的办卡逻辑。
对此,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品牌部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次办卡是客户主动办理,现场工作人员在与其沟通中“未发现明显异常”,经过审核后发放信用卡,符合办卡流程。针对未携带身份证而成功办卡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现场业务员的工作疏忽,考虑到客户想要小熊的迫切需求,所以直接给他成功办卡,后续双方加了微信后,通过微信补发了身份证照片上传系统。目前,银行表示愿意上门为客户办理信用逾期处理和销卡手续,并对其进行重点标记,以防类似事情再次发生。

相关媒体报道截图
银行回应未解关键问题
避重就轻暴露合规漏洞
涉事银行在事件曝光后迅速作出回应,详细讲述了办卡经过。然而,银行回应内容多处暴露出其在特殊群体服务、营销伦理和风险管控方面的不足。
“主动办理”表述之下,暗藏银行营销方式与业务流程执行环节存在缺失。麻某在玩偶诱导下办卡的行为明显超出其认知范围,银行仅凭现场“未发现明显异常”的浅层沟通即认定“主动办理”的解释,显然不能完全服众。而“客户想要小熊就帮他办卡”的逻辑,并非满足客户愿望的暖心叙事,反而折射出银行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诱导倾向,未能体现其对待特殊群体应有的审慎和专业态度;同时,银行称“通过微信补发了身份证照片上传系统”,这一做法也暴露了银行业务执行中规范性不足的问题。
银行强调的“一视同仁”原则,被直指与特殊群体权益保障出现冲突。银行援引“监管部门要求保障特殊群体公平金融权益”作为对麻某“一视同仁”办理信用卡的依据。有网民指出,银行不能只是机械地遵守条文,而应真正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特殊金融消费者群体的权益保障是全社会关注的高敏感话题,舆论对于此类“形式合规”的回应策略已产生疲劳感,更期待银行能够承认不足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营销伦理底线不容突破
特殊群体保护机制亟待加强
在当前普惠金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公众期待银行能够展现更高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特殊群体,既要保障其平等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又要通过合规把控防范其陷入“被负债”处境。
一方面,银行在追求发卡量的同时,不能忽视营销方式的正当性和合规性。银行应建立更严格的客户适格性评估机制,特别是在识别和服务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时,应具备更高标准的注意义务和操作规范,向其提供易于理解的沟通方式(如口头详细解释、大字版协议、家属陪同等),并做好全过程录音录像留存,切实履行告知义务。
另一方面,银行应加强对一线员工的日常培训和行为监督,确保营销环节合规、诚信、负责任,在应对此类纠纷时,应避免程式化、模糊化的回应,拿出诚意直面问题、给出实质性解决方案,才是有效化解声誉危机的关键。
- 2025-09-10如何破解图书馆“一座难求”?
- 2025-09-04银行“周末加班”引热议,回应称“非强制”难消舆论质疑
- 2025-08-29“传统村落游”为什么这么火爆?
- 2025-08-25给机会还是设边界?胖东来招聘刑释人员引争议的舆情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