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观察

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召开,舆论场关注点有哪些?

2025-08-20 08:23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2025年8月14日至17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举办,赛事以“智竞向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280支队伍参赛,最终决出26个冠军。首个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不仅吸引了众多专业人士和科技爱好者,运动赛场上令人捧腹的“萌点”更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人民众云热搜榜单显示,比赛期间,运动会相关信息多次登上社交媒体平台热榜,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

数据来源:人民众云

萌点与争论齐飞

具身智能破圈之势走进大众视野 

  开幕式当天,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机器人表演和方阵就引发了网友的集体围观,此后,网友表示被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赛场上的各种表现逗笑,“共青团中央”在微博发布“输掉比赛的机器人躺地抗议”视频,网友直呼“可爱”,引发“机器人也会耍小脾气“的调侃。

“共青团中央”微博报道评论区截图

  运动会期间,宇树机器人在跑道上撞倒其他参赛机器人操作员事件引发广泛关注,部分网友持调侃的态度,将撞到人的机器人形容为“黑皮体育生”;机器人撞倒操作员后继续奔跑引得现场哄堂大笑,在网络平台被戏称为“肇事逃逸”,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如何优化机器人运行保障现场安全”的讨论。

“宇树机器人撞倒操作员”相关话题微博评论区截图

  除此之外,宇树机器人和“天工”机器人在赛场的激烈竞争也引发关注。“天工”机器人在100米竞赛中,舍弃遥控器,让机器人凭借视觉、自动驾驶领域的车道线保持技术实现自主奔跑,由于全自主,“天工”机器人的比赛时长可以乘0.8的系数,即比赛结算时间比实际用时更短,最终以21.50秒夺冠。部分网友认为自主行进的机器人代表了更高标准的制作水平,“天工”夺冠实至名归,但宇树为竞赛速度舍弃自主模式的策略也不乏支持者,部分网友认为“天工”以0.8的系统取得冠军胜之不武。

  纵观本次机器人运动会,公众对新兴技术既充满期待,又隐含担忧。不论是舆论场对机器人表现调侃式的围观,还是因为赛场意外、赛事标准产生的争论,都在释放着本次具身智能赛事“成功破圈”的信号,向公众展示了当前的智能体既有算力的支持,也能通过物理载体与环境实时互动,国际在线报道了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观点,他称整个中国社会都已经拥抱了“具身智能”这一概念。

微博“机器人运动会名场面大赛”话题数据截图

(截至8月18日 17:00)

交流与竞争并存

以体育竞技为名,机器人产业的技术盛宴

  相比传统的技术展览和成果交流方式,以体育竞技的形式打开机器人技术展示和交流会,更符合当下高新技术发展更新场景化交互式的需求。体育比赛是竞争,而技术展示是交流,《光明日报》评论,本次赛事不仅是竞技平台,更是全球科技成果展示与未来产业对话的重要窗口。

  赛场科技成果精彩纷呈获好评。《北京科技报》称,此次赛事全面展示了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领域的前沿成果,在工业、医药、酒店、仓储等场景的项目比赛中,机器人精准抬举、抓取、开门、投放垃圾等动作,让观众对机器人发展更有信心。网友直呼“科技改变生活,人工智能引领未来。”

  赛事承载产业创新发展引期待。光明网报道称,本次盛会映衬出北京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蓬勃发展。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组委会秘书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王旭在光明网的采访中评价道,本次比赛为青年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工程实践与科技创新平台,奠定了未来人才储备的基础。《北京科技报》称,预计今年,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将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创新创业活跃的发展生态。一个更加智能、便捷、人性化的机器人服务新时代正在北京徐徐展开。此外,人形机器人是否能够赋能养老产业也被网友们赋予厚望。

“新闻联播”关于开幕式表演报道的评论区截图

是终点更是起点

热潮之下,人机协同的冷思考同样重要

  赛事于8月17日圆满落下帷幕,据报道,闭幕式当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联合会(简称“WHRGF”或“联合会”)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届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也将于2026年8月在北京举办。

  推动人形机器人发展的“高歌”还在继续,热潮背后的“冷思考”同样重要:各类机器人赛事推动人形机器人向实际应用迈进,那么,“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穹彻智能联合创始人、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卢策吾在新华网的采访中表示,现阶段的人形机器人已具备某些场景的实际应用技能,但仍缺乏通用技能。星动纪元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建宇称,目前行业还没有完全实现收敛,这也意味着未来企业仍将大量投入研发,寻求更优技术路径。

  一位参赛队员在“第一财经”的采访中也表示,人形机器人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外界需要抱有更大的耐心,到最终走向家庭、走进工业场景,还需要行业共同努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