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压岁钱“存款难”,暴露银行声誉风险全流程管理漏洞丨金舆之言

2025-02-17 11:16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春节过后,银行迎来现金回流高峰。在近几年商业银行经营压力日渐增长的大背景下,各行揽储热情高涨,银行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为青少年和儿童制作专属银行卡、推出压岁钱专属存款产品等方式,收获众多“小储户”青睐。百度、微博、快手等平台出现“银行开始盯上儿童压岁钱了”“有银行管理压岁钱近114亿元”“9岁小孩哥收到6万压岁钱”等多个话题,推动舆情不断升温。然而,压岁钱存款热潮背后,ATM机存满、儿童开户手续繁琐、柜台存款需反复提供证明材料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引发舆论热议。

  压岁钱存款趋热,

  市场机遇与声誉风险管理挑战并存

  压岁钱存款市场的火热,反映了公众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给银行存款业务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银行服务和声誉风险管理提出挑战。

  在供给端,银行通过卡面设计、存款利率、开卡权益、存款激励等多方面的创新,积极回应公众对存款收益、财商教育及资金定向理财的多样化需求。如《华夏时报》注意到,桐庐农商行推出“压岁小金库”产品,提供高于普通存款的利率;湖南银行等推出定制储蓄卡、专属存折及网点儿童乐园、存款成长礼物等服务;招商银行“金小葵管家”提供压岁钱的教育金和婚嫁金理财方案。根据红星资本局、21经济网等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9月30日,北京银行儿童金融客户数突破175万户,帮助管理压岁钱近114亿元。截至目前,该行面向少年及儿童发行的专属借记卡“小京卡”,客户已突破200万户。压岁钱存款产品及服务创新获得市场正面反馈。由于儿童群体的金融需求具备成长性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压岁钱存款市场发展前景良好,潜力巨大。

  在需求端,随着金融交易数字化趋势的加速,公众对将压岁钱现金转化为网银存款的需求显著增加,对银行ATM机运力、窗口服务、存款产品设计、营销文案宣传等带来挑战。因此,在服务创新过程中,银行也需警惕因服务不到位、宣传与实际不符等引发的声誉风险。

  压岁钱“存款难”

  暴露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多环节漏洞

  从舆论反馈来看,围绕压岁钱存款的讨论中,不乏银行ATM机存不进去、未成年人开户及存款手续繁琐等声音,暴露出银行在声誉风险全流程管理的多个环节存在问题,包括风险前置评估、识别、研判、应对、声誉修复、复盘以及预案制定与完善等。

  在多个热议话题中,微博话题“初八去存压岁钱发现ATM机满了”阅读量达近七千万次,评论区不乏“年前取不到,年后存不了”“换了好几家银行,才存进ATM机”的吐槽和抱怨之声,给银行的声誉形象造成不良影响。这也侧面反映出银行对春节期间易发舆情的预判能力不足,以及对声誉风险的应对能力欠缺,导致未能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化解因ATM机承载力有限引发网民集中吐槽。

  此外,新浪财经关注到,由于未成年人缺乏民事行为能力,其名下存款账户的开立,需监护人提供监护关系证明、身份证件、户口本等多项材料以供资质审查。而每年通过柜台存入压岁钱时,因银行系统权限限制,客户又需重复提供系列材料,无疑加重了“自证”负担。消费者质疑银行收集消费者信息的边界不清、重复提交证明材料的必要性及合规性、银行工作人员为规避自身风险而不作为或懒作为。与广受舆论诟病的“取款难”事件相似,这种“存款难”现象亦存在进一步引发舆情的潜在风险。

  舆情启示:银行需优化服务流程,

  强化声誉风险预判与客户体验管理 

  在供需两热的背景下,前置评估资金流动高峰期易发声誉风险,制定并完善潜在风险应对预案,处置好消费者在压岁钱存款相关业务中对ATM机、柜台服务等多方面的需求,把握好风险控制与客户便利性之间的平衡,对儿童金融业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对银行机构而言,通过临时加设儿童金融服务专区、延长存取款业务办理时间、发布错峰存取款通知等方式灵活应对,提高存款效率,或能一定程度上缓解消费者不满情绪,降低对银行的声誉损害。针对未成年人“存款难”问题,银行可加强对开户流程、所需材料、制度要求等的宣传讲解,减少家长因信息不清晰、不对称而产生的焦虑及误解,提升客户满意度,避免因服务不到位引发舆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