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心礼”更暖心
教师节就要到了,每年此时,许多家长都会犯难:要不要送礼?送什么?怎么送?对教师来说,收礼违反规定,不收辜负心意,也难。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作为文化传承与情感交流的重要载体,节日蕴含的不仅是欢聚与庆祝,也是对礼仪的一种践行。在教师节这一特殊的日子里,一定要送“礼”。只是我们要思考,该用何种真挚、恰当的礼仪来表达对教师的敬意与感激。

学生要送“感恩之礼”。学生是教师教书育人的直接受益者,一封手写的感谢信、一段真挚的祝福视频、一次课堂上的积极互动,都是对教师辛勤付出的回馈。这样的“礼”看似微小,却能给教师带来温暖和鼓励,成为师生间情感与记忆的纽带。
家长要送“支持之礼”。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在教师节表达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和感谢、与教师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共同探讨教育方法……这样的“支持之礼”,是对教师的尊重,也是对孩子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校长要送“鼓励之礼”。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领导给予教师的“礼”应侧重鼓励和肯定,如召开表彰大会、颁发荣誉证书,这既是对教师个人工作的认可,也是对教师团队辛勤付出的勉励。积极减轻教师负担,关心教师权益和待遇,让教师专心、安心从教。
社会要送“尊重之礼”。“献礼”教师节,是一种共同的社会责任。可以多形式、多方式向教师表达敬意,全社会都给予教师尊重和敬意,推动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和氛围,让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教师节之礼,重精神而非物质,归根结底送的是真诚的心意。
浙江安吉一小学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试验田里培育西红柿,教师节时将果实采下,作为节日礼物送给老师;安徽六安的两位同学在下课时给老师表演舞蹈,祝老师节日快乐;河北外国语大学校长为全校教师精心挑选了一款饭盒作为节日礼物,叮嘱辛勤工作的教师们要按时吃饭、吃热饭、吃饱饭;志愿者在教师节为贵州望谟县一所小学安装节能灯和安全插座,学校用电环境焕然一新……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一份蕴含深厚心意的“心礼”,往往比昂贵的物品更能温暖老师的心。让我们回归“礼”的本意,为教师献上真挚的祝福与敬意。

- 2024-09-06疯狂收割未成年人的卡牌,是万人迷,更是心头刺
- 2024-09-06如何才能根治票务“牛皮癣”?
- 2024-09-04无孔不入的“互联网黄牛”,究竟有多猖獗?
- 2024-09-04滥用科技,“互联网黄牛”一日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