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外部专家频繁“翻车”,券商如何规避舆情风险?
邀请外部专家频繁“翻车” 券商如何规避舆情风险?
2月23日,理想汽车法务与知识产权部通报称,两名员工在已签署《保密协议》、明知负有保密义务的情况下,未经许可多次违规接受外部券商机构付费访谈,致使公司商业秘密泄露,造成严重后果。在通报中,理想汽车强调,对相关券商、投资机构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此事引发不少媒体报道关注,泄密、“假专家”、信息失实等潜在风险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理想汽车法务通报截图
券商多次面临追责引发舆情叠加暴露专家邀约风险
不少媒体关注到,券商因邀请外部人员参加会议而卷入合规问题漩涡的情况并非个案。去年12月,小米集团三名员工参加券商、投资机构组织的“小米汽车研讨会”,因涉及泄密、传播错误信息等被开除。今年2月初,上市公司三七互娱也发表声明称,两名已离职员工未经许可擅自假冒在职员工参与中介机构组织的面向券商、投资机构的咨询交流,严重违反公司规定及保密义务,已将其拉入“黑名单”。上述两家公司均表示对组织相关活动的券商、投资机构等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述三起事件的发生间隔时间不长,情形相似,从而产生比照效应,让公众的关注点由个案向行业性问题推导,抬升话题热度。在舆论看来,类似事件连接出现,一方面表明在当前行业高度竞争的背景下,公司对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更加重视,对泄密事件持零容忍态度;另一方面,券商在专家身份核实、发言内容合规审核、利益冲突防范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隐患,引发外界对于券商邀约外部专家真实性和安全性的担忧。
外请专家存多重隐患舆情应对易陷入被动
近年来,借助第三方咨询公司邀请外部专家成为券商普遍采用的模式。但与内部专家邀请不同,券商对于外请专家的背景熟悉度不高,在身份核实等方面难度加大,质量保障自然大打折扣。一些业内人士曾向媒体透露,部分第三方公司在寻找专家时并未要求其提供工作相关证明,组织相关活动的券商、投资机构也不具体参与专家身份的确认工作。此外,由于券商与外请专家沟通较弱,往往只能从常识性角度把控内容风险,对于具体内容是否真实、是否泄露企业商业机密等问题难以准确判断,这就给外部专家邀约工作埋下了较大的舆情隐患。
其中,舆论关注度最高的是“李鬼”嘉宾现象,即第三方邀请的所谓“专家”出现身份造假情况。例如,华创证券研究院就曾遭遇“在线打假”风波。在2020年3月的一场定向邀请的电话会议中,一名自称某上市公司高管的嘉宾在高谈阔论后,被涉事公司董秘直指其身份虚假和发言失实,并质疑华创证券已两次邀请过公司假高管。此事一度在舆论场中掀起轩然大波,更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和处罚。事后,华创证券虽然公开道歉并在内部进行追责,但品牌声誉受到重创。出现类似案例时,该事件被频频提及,舆情长尾效应周期不断拉长。
此外,在券商组织的机构电话会中,一些邀约参会的上市公司高管或行业专家对券商的“白名单”机构客户透露一些非公开信息甚至散布虚假信息,被舆论质疑或导致上市公司信披违规,可能产生内幕交易,误导机构和个人投资操作,严重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对于此类舆情,涉事券商机构的应对往往比较被动,处置效果欠佳。在2022年发生的一起券商电话会议专家造谣事件中,作为活动主办方的浙商证券研究所对于引发巨大争议的专家身份避而不谈,仅仅表示专家所述信息属于个人观点,不代表研究所的立场。这种急于撇除自身责任、消极应付的做法非但没能回应公众的关切,反而引发舆论更大的疑惑和不满,致使负面舆情持续发酵。
提升券商研究合规性风险防控和资源建设需“双管齐下”
邀约外部专家参会出现“翻车”与证券业本身的专业属性形成强烈反差,从而触发舆论高度关注,损害涉事券商机构的可信度。面对此类舆情,从源头上进行规范管理、降低邀请外部专家参与访谈或研讨会可能导致的风险尤为重要。各券商机构需加强对邀请外部专家的合规管理,对于假冒专家、发言不实、泄露商业机密等高发风险点做好重点防控。在邀请外部专家之前,应进行彻底的背景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参会嘉宾身份真实,且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记录,彼此也没有利益冲突;同时明确与专家合作的准则,包括保密义务、信息披露的限制以及违反规定的后果,避免因把关不力陷入舆情风波。
还需注意的是,在强监管的趋势下,券商研究工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证监会在去年年底发布《关于加强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管理的规定》,已明令禁止专家服务付费。这也要求券商机构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升自身研究能力,加大内部专家库体系搭建,逐渐减少对外部专家的依赖。
- 2024-02-28超80亿!刷新历史最好成绩,2024春节档的变化值得关注
- 2024-02-28干净踢球该从娃娃抓起
- 2024-02-27网红扮演游神“赵世子”引众怒,由个案看两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 2024-02-27“秦朗丢作业”事件备受关注带来的舆情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