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少年”引关注,亟待构建青少年心理健康体系
近期,曾有多篇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帖文在社交媒体刷屏。前不久发生的多起学生离家出走或失踪事件引发社会关切,青少年人身安全、心理建设、家庭与社会责任等话题引起教育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对相关方面的讨论。
据人民众云数据显示,相关热点事件多次在全网引发热议,仅一天内舆情出现4次波峰,文章数量达16304篇,牵动无数人的心。
来源:人民众云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如同“洪水”,心理压力得不到释放,焦虑情绪得不到纾解,一旦超出临界点,便会发生心理危害。
“隐疾”难开口,被忽视的痛楚
心理抑郁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其隐蔽性,也是导致受困其中的青少年难以向外界开口的重要原因。
这种困境一方面由于供给端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总量有待提高,据人民启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心理健康相关机构仅11460家;另一方面,社会整体对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处于忽视状态,甚至存在一定的刻板印象,将心理疾病与精神病画等号。两相夹击下,对于陷入“精神内耗”的个体尤其是青少年而言,无疑陷入了孤立无援的状态,最终导致“出走”甚至“自杀”悲剧的发生。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强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能够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表示,很多成人期的心理疾病都会在青少年期出现苗头,所以青少年期是非常关键的阶段,应该在更早的时候,就得到心理健康的服务与干预。对于青少年而言,家庭与学校无疑成为最主要的两大支柱,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并不乐观,不少家长常常陷入“教育大于关系”的误区,重视对孩子的基础教育,却忽视良好的家庭关系建立。一定程度上加剧孩子逆反心理,当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时更不愿意面对父母与老师。
青少年在心理上与成年人相比无疑是更稚嫩的,置于社会大环境中,青少年心理健康还需要多一道保护屏障。
照进更多阳光,青少年心理健康需共同守护
对此,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人民数据研究院提出几点思考:
一、双向互动共筑防线,保障家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缺位。良好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机的“良方”,家长如果能够早识别、早干预,就能防患于未然。家庭与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会化的重要场所,需提高重视程度,构建家庭、学校双保险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
二、校方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将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落到实处。在实际工作中,校方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需继续加强,有条件的情况下,引入心理健康专业教师,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切实保护学生心理健康。
三、媒体、机构等联动打造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我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越加重视,进一步营造出良好的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发力。媒体可以加强对心理健康的正向引导,促进形成全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正向理解,各机构也可联合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构筑安全屏障。
人民在线副总编辑刘鹏飞指出,妇联、卫生健康委、教委等多部门可组织牵头构建良好的青少年健康社会支持系统,共同推进社会整体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人民德育也建立心理健康中心,助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 2023-02-04翻不过的“浪浪山”,绕不过的乡土经济
- 2023-01-31想看剧先花钱,这个春节你被“视频刺客”刺中了吗?
- 2023-01-29互联网医疗首诊破冰,发展仍需实践探索
- 2023-01-12家长炮轰《中国奇谭》引争议,动画作品如何分类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