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翻新卫生巾黑幕曝光,舆论呼吁构建全链条闭环治理体系

2025-03-25 08:50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3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3·15”晚会曝光了卫生巾残次料被二次翻新等问题,涉及梁山希希纸制品有限公司、如沐春风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虚假企业),以及自由点、苏菲、全棉时代、嫚熙等多个知名品牌。

  据报道,厂家以260元到1400元每吨的价格收购了正规企业原本应该销毁的不合格产品,从中挑选出形状完整且没有明显污渍和破损的“二等品”,重新包装后进行销售。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在工业垃圾中再挑选翻新的卫生巾,竟然能在市场上倒手卖到每吨七八千元,其利润之高令人惊讶。

  问题曝光后,迅速在消费群体中引发了“集体恐慌”。卫生巾作为女性日常用品,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女性健康,因此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舆论热度持续攀升。“翻新卫生巾”“知名母婴品牌残次料竟被翻新售卖”“315晚会曝光翻新卫生巾”“苏菲发声明”等多则话题登上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热搜榜,展现出公众对卫生用品的安全质量问题尤为关注。

  舆论透视

  有关部门及企业品牌迅速响应,

  消费者恐慌情绪短期内难以完全平复

  节目播出期间,市场监管总局已会同相关地方执法力量,展开对涉事企业的清查。梁山县市监局会同地方公安局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理,清查仓库,查封不合格货品。节目播出当晚23时,济宁市市场监管、卫生健康、公安等部门组成的联合调查组依法对涉事企业进行查封,控制了企业负责人。山东省工作组也已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置工作。济宁市立即在全市联合开展卫生巾生产经营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有关部门迅速行动,以雷霆之势进行处置,这一系列快速且有力的措施赢得了社会舆论的广泛认可。

image.png

  企业层面,涉事品牌自由点、苏菲、全棉时代、嫚熙纷纷出面回应有关情况,谴责不良厂家非法回收、二次销售残次品行为,强调自身产品安全合格。此外,未被晚会点名的护舒宝、七度空间品牌也主动说明情况,回应舆论关切。整体来看,企业回应有利于进一步明晰曝光事件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消减部分消费者的担忧;但同时,也有不少网民严格审视回应瑕疵,如质疑全棉时代在回应时全然未提及将自查残次品如何流出生产车间、市面上仍能买到苏菲声明打假的已“停用”包装产品等。

  舆论呼吁平台方加强管理

  切断制假售假的获利渠道

  事实上,此次央视“3·15”晚会揭露的并非各大品牌正品的质量问题,而是黑色产业链利用非法残次品的制假售假问题。根据央视调查,二次翻新卫生巾流入市场,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其主要流通渠道是各大电商平台,其中有单个店铺月销量可高达数万单。《中国消费者报》、消费日报网等媒体指出,不少消费者会被远低于市场价的“厂家直销”“超低价”噱头吸引而下单,但这往往是黑产为让消费者埋单而故意设下的陷阱。卫生巾等日用品行业消费频次高、品牌忠诚度相对较低,追求低价的消费心理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回收料、边角料、废料等回收价极低,翻新后以数倍的价格销售仍远低于市场价,因而不法商家依然能得到丰厚回报。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切断制假售假链条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加强平台方监管。《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电商平台应对经营者资质资格进行审核,并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因而,平台应通过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店铺名称、销售资质等方面的审核,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对网店售假违法行为的深度挖掘和精准监察能力。

  在这方面,有电商平台已经做出了表率。针对“3·15”晚会曝光的卫生巾问题,3月16日,京东超市发布承诺:自营所售卫生巾、纸尿裤均为品牌直供,严格检测,绝不售卖翻新品、二等品、残次品、销毁品以及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卫生巾和纸尿裤,否则100倍赔偿。3月17日,京东超市品质实验室启用,由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京东超市与国内多家权威机构联合建立,负责对京东超市所售全部商品进行日常质量检测、抽查抽检,检测不合格商品不得入仓,禁止销售。其中,该实验室将卫生巾等“3·15”晚会曝光的几类商品风险等级升至最高——红色风险,将日常抽检频次提升至最高级,加强这几类商品入京东仓库的查验力度。目前,首批商品已经开始抽检。

  人民网、新华网、央广网、经济参考网等权威主流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大范围传播。媒体报道及舆论反馈基调整体积极正面,核心观点包括两方面:一是强调了京东超市品质实验室作为我国首个电商平台综合型质量检测实验室的重要地位,是在“3·15”晚会曝光部分商品问题后,电商平台在商品质量检测方面的重要举措。二是肯定了京东超市品质实验室的积极作用,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购物参考和品质保障,缓解部分消费者对“3·15”晚会曝光商品的焦虑心理。

  此外,早在2022年,抖音电商就曾发布治理公告,明确规定卫生巾护垫类商品宣传中不得出现虚假内容、夸大功效、过度美化、低俗恶俗语言、贬低其他品牌等违规行为。针对女性用品虚假宣传开展专项行动,对违规宣传产品功效、恶意贬损诋毁其他品牌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对违规商家采取停业整顿、扣除保证金等处罚,对违规达人采取封禁开播权限等处罚。体现出平台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和保护,通过明确的规则引导商家合法经营,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构建全链条闭环治理体系

  彻底铲除卫生巾行业非法黑色产业链

  作为贴身使用的一次性卫生用品,卫生巾的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自2024年11月以来,行业接连被曝出“异物混入”“虚标长度”“pH值标准争议”等问题,一系列负面新闻反复冲击着消费者的认知。对于刚需消费群体来讲,此次“3·15”晚会所曝光事项无异于是卫生巾行业的又一次“集体塌房”。流入市场的回收残次品与分解原料,不仅严重威胁消费者的健康权益,更是在公众心中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引发消费者对行业整体的信任危机,担忧卫生巾市场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主流声音认为,只有消费者、平台、品牌、监管部门等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共同体,构建全链条闭环治理体系,才能从根本上瓦解非法黑色产业链的生存根基。

  分析认为,在需求端,消费者需提升法治意识和鉴别能力,主动抵制非正规渠道商品、谨慎对待不合理低价,通过消费选择倒逼市场净化;在销售端,电商平台应强化技术监控和资质审核,运用大数据筛查异常交易,建立黑名单共享机制,从流通环节切断非法产品的渗透路径;在生产端,品牌企业除了自证清白,更要加强供应链管理,杜绝代工漏洞,并主动构建产品溯源体系,通过防伪技术升级提升仿冒门槛;监管部门则应加大对制假售假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司法判例形成法律震慑,同时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激发社会监督力量。

  唯有形成“需求抑制-流通阻断-生产溯源-监管震慑”的立体化治理网络,通过多方主体的责任共担与数据互通,才能构建遏制黑色产业链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市场环境的清朗化与健康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