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实名举报频发,背后的舆论乱象与机制反思
近日,重庆工商大学一毕业生在社交媒体平台实名举报该校艺术学院的指导老师和副院长滥用职权,对其进行学术霸凌、打击报复。举报视频中贴出了数张相关的聊天记录和录音片段。11月2日,重庆工商大学对此发布通报回应表示,学校针对该同学反映的情况,向其学院老师、同班同学等进行了详细调查核实,其反映的指导老师和学院副院长恶意阻拦其毕业和学术霸凌情况不属实。相关报道引发关注后,涉及高校实名举报的话题伴生走热。
近年来,高校学生实名举报导师、学校领导存在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乃至违法犯罪等问题的事件层出不穷。当举报者尝试使用常规的问题反映渠道或维权途径未能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时,部分会转而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传播能力,通过网络实名举报获取舆论关注、扩大事件的影响力,促使社会资源向该事件倾斜,从而倒逼涉事主体解决问题。
然而,基于网络举报首发信源的单一性、社交媒体信息传播的碎片化、以及社会的注意力快速更迭等客观因素,网络实名举报这一方式在话题传播、问题解决和社会影响等方面也存在其局限性。
舆情长尾易形成思维定式
梳理近年的网络举报“证据”发现,其以当事人口述、文字记录、对话截图、音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出现。从华中农业大学学生提供的129页举报信,到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图文并茂的25页PDF,再到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录音证据与PPT梳理相结合的方式,网络实名举报的内容愈加详实,篇幅也呈现更为冗长的趋势。
一方面,这使得举报内容条理清晰、重点明确,不仅易于在网络上传播,帮助网民快速构建对举报事件的认知框架,也为有关部门查证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证据链”,为后续调查提供明确方向。但另一方面,这种举报形式也以极易发生长尾现象,导致舆论陷入思维定式。
例如,当前舆论场中,部分网民在看到实名举报的信息之初,便习惯性地将其与“维权无门”“求助无果”等相联系,从而否定社会公平或质疑公权力滥用,使得事件引发的负面舆论持续扩大。在深入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前,舆论就易被话题牵引,且缺乏注意力的持续投入,受“舆论世界弱者优势”传播规律的影响,容易形成刻板印象,以致于即便在当事方回应、澄清后,质疑声也难以完全消除。
情绪化表达与理性调查产生“对抗”
观察发现,为了增加举报内容的可信度、避免被公众质疑为毫无根据的“小作文”,举报者在网络举报过程中通常会附上其对事情来龙去脉的梳理和相关证据。
但也应注意到,部分网民即便怀着探究真相的初衷试图了解事件原委,但囿于网络使用的迅捷特征,难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专业知识对举证材料进行推敲,更倾向于以直观感受和固有认知作出情绪化表达;或基于举报人的单方面叙述迅速“站队”,甚至对事件进行“舆论审判”。
这种模式不仅可能会误导其他不明真相的网民,对事件的客观判断产生严重干扰,还可能在官方公开的调查结果、处置结论与“舆论审判”不同时引发公众对于官方声音的不信任,从而使得网络舆论呈现出愈发复杂和混乱的局面,偏离追求事实真相与公平正义的初衷。
例如,近年来,#学术妲己#相关词条频频登上各平台热搜。舆论指出,所谓“学术妲己”“红颜祸水”的标签化说法,不过是学术腐败的遮羞布,背后隐藏的是权力的无序。有观点呼吁,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真的防患于未然,肃清学术“毒瘤”。既要明确导师权责制度,形成行业共识,也要加强立法,规范师生关系,完善利益回避,不给恶意钻营者留空子,早日还师生一个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
自查自纠难平公正性质疑
在高校学生的实名举报事件中,多涉被举报人师德失范、学术不端、滥用职权、打击报复等问题,当不存在必须交由公安机关处理的违法犯罪行为时,通常都是由学校、学院组织人员进行自查,并通报调查结果。然而,被举报单位的自查自纠,其结果难以摆脱公众对其公正性的质疑,甚至在通报后容易引发新一轮舆情,对涉事高校、机构的形象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此前,“福州一女子笔试面试双第一,成绩却被判无效”事件中,闽侯县教育局给出的理由是,林女士在面试中的行为违反相关规定,涉嫌考试违规,成绩无效。舆论批评指出,“影响面试考官对考生教学能力的综合评定,可以酌情扣分,而不是一刀切地将成绩作废”。由此可见,为避免相关主体频繁陷入这种舆论困境,建立更加科学、公正且透明的调查机制迫在眉睫。
恶意举报不容忽视
网络举报门槛低,公众的高关注度使得相关资源得以快速聚焦,由此也出现了夸大、虚假举证的问题。此前,兰州大学教师被举报“抹黑抗美援朝”相关话题登上热搜。后据官方通报,网传内容为课程课件中的两张页面,授课教师引用了网上曾经出现的“一得九失”等错误观点,并明确指出这些观点是错误的。虽然校方及时对这种“断章取义”的举报作出澄清,但由此次举报内容导致的舆论误读无疑给教师个人、高校形象都带来了负面影响。
某基层教育局提供的台账显示,2024年1至8月,该局共收到128条举报教师的信息,其中仅7起举报基本属实,不属实的举报中不乏恶意举报的情况。这种恶意举报在破坏舆论生态的同时,也极易导致舆论对网络实名举报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对类似信息的出现形成习惯性质疑,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环境的稳定发展。
此外,恶意或不实举报的成本低,而核实举报真实性的成本高,这既浪费了公共资源,也消耗了公众情绪。因此,建立有效的筛选与惩罚机制,减少不实举报对公共资源的侵蚀,亦是当前网络运行和社会治理的关键课题。
综合舆论态势,建议从源头治理和舆情处置两个角度完善治理:一是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严格要求教师遵守职业道德,维护教育公平公正。同时,完善调查处理程序,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树立典型,起到警示作用。二是加强对自媒体平台的监管,防止虚假信息炒作。对于涉及师德师风问题的举报和投诉,应该及时处理并公开通报处理结果,以维护教育领域的公平、公正和透明。三是加强对师生关系的规范和管理,防止教师利用职权威逼、利诱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同时,畅通校内举报投诉渠道机制,对恶意、不实举报作出相应限制处罚。四是做好高校舆情风险防控体制机制建设,对举报信息及时有效应对,避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造成舆情长尾,沦为同类事件的炒作素材。
- 2024-11-22网络“毒舌”需谨慎,言语不当恐担责
- 2024-11-20“学生会干部索贿受贿”投射舆论对校园环境的担忧
- 2024-11-20官方通报“幼儿园老师让全班扇男孩耳光”
- 2024-11-18警惕网购“稀世珍宝”的消费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