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政务舆情

湖南一养老服务项目被指造假摆拍 “乌龙”事件带来的舆论反思

2024-11-22 10:17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近日,湖南邵阳网民何先生发布视频称:邵阳市北塔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中,本应给老人安装的应急呼叫等设备,在拍完照片上传后,又被工作人员拿走了,质疑此举涉嫌摆拍或形式主义。

  当日,北塔区民政局老龄工作服务股(儿童福利股)负责人对此事作出回应,“经前往事发村民家中调查核实,何先生发布的消息为虚假消息,通过现场清点,项目施工方案中的产品全部都在村民家中”。随后,何先生通过其短视频账号连发多条澄清视频,表示已完成改造项目的物品核对,并对当地有关政府部门道歉。

当事人澄清视频截图

  整体来看,当事人最初发布关于“邵阳市北塔区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涉嫌摆拍或形式主义”的内容,展示了单一的个人视角。信息在初期传播过程中也没有经过多方核实。何先生的视频内容在未经确认的情况下被迅速转发、报道,引发了大量质疑当地部门养老服务形式主义的负面声音。这种信息源不对称意味着公众仅获取到了片面甚至误导性的信息,而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虽然通过接受媒体采访进行澄清,但如果能够更早地发布调查结果,或通过媒体同步进行公开透明的沟通,可能会避免舆论的过度发酵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误解。

  误解虽已澄清,但此次事件仍暴露出多方面的潜在风险:

  01.对地方政府应对能力的质疑

  尽管该事件已被证实为“乌龙”,但由“拍照验收”等形式主义引发的对政府公信力和诚信度质疑的负面效应仍在。如果地方政府在面对危机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敏锐度和迅速反应,或者在事件处理过程中缺乏有效沟通,可能会被认为在危机管理中存在失职,从而进一步影响政府的形象。

  02.短视频传播的“推波助澜”暴露自媒体责任缺失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虽然多家媒体报道了事件,但其中部分媒体可能没有第一时间核实信息来源,或者只是简单地转述了当事网民的视频内容,没有进一步追溯事件的真相。尤其是部分短视频自媒体“跟风”转载助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进一步放大了公众对事件的误解。

  03.对其他社会服务项目的推进恐产生不利影响

  类似事件中对“形式主义”的指责,可能导致更多的政策执行者或政府部门在推进类似项目时采取过度谨慎的态度,进而影响到其他服务项目的有效实施。这种政策改革上的延误或中断,不仅影响社会服务的质量,还可能影响改革的创新性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在当前信息高效传播的背景下,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等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舆情的爆发往往迅速且难以控制。

  因此,政府部门和相关媒体机构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加强危机管理能力,避免类似事件带来更大范围的负面影响。

  首先,从该事件的舆情发酵路径来看,信息的及时发布与透明度对于有效引导舆论至关重要。地方政府和民政部门应该提高反应速度,尽早发布调查结果,并通过官方平台与媒体进行详细澄清,避免网民的误解扩大。其中,建立“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当属必要。当事件发生时,政府应尽早发布简洁、透明的官方声明,解释事情真相,减少谣言传播的空间。同时,利用政务自媒体平台发布事实核查结果,加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精准性。

  其次,在舆情事件爆发初期,媒体的迅速介入和负责任的报道尤为关键。许多自媒体和网络平台容易出于流量吸引的考量而忽视信息核实的过程,甚至会把未经证实的内容作为事实传播,引发不必要的舆论危机。当地政府部门应主动联系关键媒体,确保他们能够及时、准确地转述事件真实情况,缩小未经证实内容的传播范围。同时,媒体应加强责任意识,倡导并落实信息核实机制,避免“跟风”式的报道,尤其在社会敏感问题上,严格把关消息来源。

  再次,网络谣言快速传播的表象之下,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公众对信息来源的辨识能力不足,需要加强对公众媒介素养的培养。有关部门可以通过组织讲座、发布公示等形式,提升民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意识,避免网民盲目相信没有证据支持的网络信息,减少类似“乌龙”事件的发生。

  最后,尽管本事件已经得到澄清,但公众对“形式主义”问题的质疑根源仍未彻底解决。地方政府应该从根本上对这一问题进行反思,改进执行机制,以避免类似问题的重复发生。建议相关部门对各类社会服务项目进行深度评估,特别是在养老、医疗等关乎民生的重要项目中,深入挖掘并提前根除潜在的形式主义现象。推动行政人员树立务实、高效的工作理念,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而非为了应付检查或形式化验收。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