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政务舆情

邯郸“凡尔赛道歉”宣传片出圈:文旅传播的破局路径与冷思考

2025-04-21 10:10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近年来,文旅宣传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王婆卖瓜”式的宣传模式,早已难以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探索创新路径,力求以更加鲜活、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展现自身的独特魅力,力争在同质化的信息洪流中脱颖而出。

  在此背景下,邯郸文旅推出的“凡尔赛道歉”宣传片,以其新颖的形式和巧妙的创意,成功引发全网关注,收获广泛好评,堪称一次成功的文旅宣传范例。

  01邯郸文旅“道歉”:

  一场与年轻人的“走心”对话

  随着年轻一代日益成为旅游消费的主力军,他们对旅游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观光,而是更注重个性化、互动化的体验。邯郸文旅的“道歉大会”宣传片,核心创意在于颠覆了传统文旅宣传的叙事模式:视频以一场别开生面的“道歉大会”为开端,邯郸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春红亲临现场,在“媒体记者”的簇拥下,以幽默诙谐的口吻,向广大游客“道歉”。然而,仔细分析这些“道歉”的内容,却并非围绕真正意义上的负面事件,而是通过这种方式,低调巧妙地将邯郸的美食、美景、文化底蕴转化为“过失”,从而达到宣传邯郸旅游资源的目的。

  首先,宣传片以美食的“甜蜜负担”为引子,向因邯郸美食而“被迫”放弃减肥计划的游客表达“歉意”。以往的地方美食特色宣传往往侧重于菜品名称的罗列和口感的直接描述,而“道歉大会”则将美食的诱惑力转化为一种令人哭笑不得的“过错”,出人意料却真实地描述出游客面对美味佳肴时难以抑制的食欲。幽默风趣的表达方式,不仅避免了宣传的刻板和乏味,更巧妙地突出了邯郸美食的丰富多样、令人垂涎,激活食客强烈的味蕾想象。比起单纯强调食物的美味来自消费者视角的“抱怨”,反而更能引起共鸣。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邯郸文旅成功地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激发了游客探寻当地美食的欲望。

  其次,丛台公园、响堂山石窟、邯郸道等当地特色景区的推介内容,巧妙地将景点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与“宿命羁绊”的概念相结合。推介人以“浓厚的历史氛围让游客产生强烈的宿命感”为由“道歉”,精准地把握了当下年轻群体对文化探索和情感体验的渴求。宣传片抓住“现代旅游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观光游览,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的新晋趋势,成功地将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种别出心裁的描述,让冷冰冰的历史陈列成为引导游客踏入邯郸探索文物历史的生动吸引,契合了年轻人对文化寻根与内心共鸣的向往,将历史的庄重化为一种引人入胜的宿命感。

  最后,层层递进“穿越历史”的真诚邀约,更容易触达人心,激发游客前往邯郸探寻历史、体验文化的渴望。宣传片内容从美食、美景到文化的层层递进,最终落在“等了3000年,我们见一面吧”的诗意召唤,让城市宣传超越了信息传递的层面,升华为一种文化邀约。与受众在情感层面深层次连接的成功建立,是引发受众广泛情感共鸣的关键。

  02文旅宣传新思路:

  破解邯郸“道歉体”走红的密码

  复盘邯郸文旅“道歉”出圈路径,“道歉体”宣传片“出圈”并非偶然。其内容创新、传播策略以及心理攻势等多重因素的有机结合,均成为助力该宣传片“破圈”传播的重要推动力。具体分析来看:

  内容创新:打破传统、反向营销、制造话题

  邯郸文旅的“道歉”宣传片打破了“王婆卖瓜”式的自夸,采用了“反向营销”的策略,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将地方文旅优势转化为“过错”,向游客“道歉”。一方面,社会公众通常会对“道歉”这样的带有负面情感倾向的信息更加敏感,而当他们发现这些“道歉”背后隐藏的是对邯郸旅游资源的赞美时,会在巨大的反差中产生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感。另一方面,“道歉”本身就具有话题性,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讨论和传播,从而进一步扩大邯郸文旅的宣传范围。

  传播策略:互联网平台赋能,顺应社交媒体语境流行趋势

  邯郸文旅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优先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宣推。此类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年轻用户群体,正是当下文旅消费的主力军。此外,“凡尔赛文学”作为网络流行表达方式,也被邯郸文旅成功转化为城市宣传的表达策略,精准击中了Z世代的审美趣味。

  心理攻势:满足猎奇心理,打破官方宣传刻板印象

  幽默诙谐的语言、轻松愉快的氛围,邯郸的“道歉”宣传片能够让用户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感到放松和愉悦,与传统文旅宣传片的严肃和刻板形成了鲜明对比。传统的政府职能部门宣传往往带有说教意味,容易使受众产生距离感。邯郸文旅宣传片的表达方式,以一种自嘲、谦逊的姿态消除了受众对官方宣传内容的抵触情绪,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并乐于分享信息。

  因此,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宣传内容有效地触达目标受众,是每一个文旅部门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邯郸此次“出圈”启示文旅宣传需要贴近网络生态,采用平等有趣的交流方式,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

  03“道歉”宣传背后的冷思考:

  流量易逝,口碑难求

  在肯定邯郸文旅宣传创意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到其存在的局限性与潜在风险。

  一方面,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快,新“梗”的生命周期也日益缩短。邯郸“道歉大会”的“出圈”很大程度上在于其“反向营销”和“凡尔赛文学”的运用。这种模式在短期内能够迅速吸引眼球,制造话题,但长期来看,过度依赖这种形式可能会导致审美疲劳、内容空洞化、模仿泛滥等风险。如这一成功案例引发其他地区盲目效仿,其独特性和吸引力或将不复存在。尤其“道歉”这一形式若过度使用,可能会让公众感到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政府部门在玩弄文字游戏,需要警惕由此可能引发的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各地在文旅宣传中还应慎用“道歉”这一形式,并确保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以更加真诚和负责任的态度对待公众。

  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娱乐性和话题性,公众更为关切的文旅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相对弱化成为潜藏隐患。过度关注营销技巧可能会让实际潜藏的隐患被相对弱化。一旦游客发现宣传内容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出入,例如,景区设施陈旧、服务人员态度不佳、产品价格虚高等问题,必然会感到失望和不满,从而对邯郸的旅游形象产生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即使宣传片再精彩,也难以挽回流失的游客和受损的口碑。

  总之,邯郸“道歉体”宣传片的“出圈”为文旅宣传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并非“万能模板”。未来的文旅宣传,需要在多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与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深耕文化内涵,讲好地方故事。任何成功的宣传都离不开优质的内容支撑。未来的文旅宣传,需要更加注重对地方文化的挖掘和提炼,讲好具有地方特色的故事。这需要地方文旅部门深入研究本地的历史、民俗、艺术、手工艺等方面,找到更多能够引发游客情感共鸣的文化符号和元素。

  二是细分受众群体,定制个性化服务。“凡尔赛”式宣传虽在短时间内受到年轻群体欢迎,但不一定能适配所有群体的审美需求。各地方未来需要更加注重对受众群体的细分,制定个性化的宣传策略和服务。例如,对于家庭群体,可以重点宣传地方的亲子游乐项目等;对于老年群体,可以重点宣传地方的康养文化、休闲度假服务等。

  三是打造良好口碑,建立长久信任。展示地方的特色和优势,文旅部门需要避免夸大宣传或虚假承诺,着力提高旅游景点管理水平、加强旅游从业人员服务培训和旅游市场乱象秩序维护等,如此更能赢得游客对地方文旅的信任和支持,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促进文旅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