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舆情工作机制建设角度剖析人大在读博士生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
7月21日,自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生的王同学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实名举报其导师,人大文学院原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某某,曾于2022年5月对其进行性骚扰和强制猥亵,并要求发生性关系。举报者称,导师在遭到拒绝后的两年多时间内对其进行打击报复,并威胁其不能毕业。王同学表示,举报均有完整录音和聊天记录作为证据,且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高校毕业季还未远去,该事件的曝光揭露了涉师风师德、学生权益保护等严肃社会问题,影响极其恶劣,严重破坏了高校教师受人敬仰的职业和社会形象,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从表面看,线上实名公开举报与网络社交、互联网办公等新场景的普及有关,但本质上,这反映出的是部分高校教师生活作风、师风师德问题积弊已久。将学术权力当“私器”、守不住原则底线的师德失范行为,必然会遭到舆论诟病,成为众矢之的。相关言论泛化,也将加剧对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形象的破坏。
信息情感属性分析
(来源:人民众云)
人民众云数据显示,“人大女博士举报教授性骚扰”事件相关信息中,敏感信息量为44.5万余篇,敏感中性信息总量占比达99.82%。
1
7月22日8时40分,中国人民大学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表示已成立工作组,连夜开展调查核实。
2
当晚19时许,校方通报调查情况,确认举报情况属实。经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某开除党籍处分,撤销教授职称,取消研究生指导教师资格,撤销其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任职资格,解除聘用关系。同时,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并将问题线索依法反映给有关机关。
3
北京海淀公安分局于同日22时18分通报表示:针对“一高校在读学生举报其导师涉嫌违法”情况,海淀公安分局已依法介入调查。目前,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话题热词云图
来源:人民众云
人大一日内两次的迅速通报,以及警方的迅速介入,让相关话题在舆论场持续高热,微博话题#警方调查人大教授涉嫌违法情况# #人大性骚扰女博士教授被解聘#等阅读量累计过亿。
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类案遭到舆论集中审视
此次人大博士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发生后,舆论斥责涉事导师干部私德、教师师德不端,突出强调事件背后的警示意义。如“人民网”评论称,“害群之马不可留,高校清誉不可毁。中国人民大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既是对当事人负责,对家长负责,也是对教师群体和高等教育的集体声誉负责。王某某受到严肃处理,成为一个反面典型,从另一个方向凸显了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也必将产生长久的警示意义”。
另有观点关联旧闻,揭露涉事教师早有前科,强调如调查属实,对师德问题和违法犯罪就该“虽远必究”。#人大被举报教授被曝早年曾有类似前科#话题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共同拉入舆论漩涡。
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类案集中遭到舆论审视。如安徽安庆师范大学某学院党委书记不雅聊天内容曝光、青年女教师举报遭山东师范大学博导侵害等事件均受到舆论热议,有声音据此攻击抹黑我国学术生态和高校风气。
一些涉高校师生的“桃色新闻”走热,更是在舆论场出现长尾讨论。如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妲己”事件引发公众围观,微博平台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舆论观点指出,所谓“学术妲己”“红颜祸水”的说法,不过是学术腐败的遮羞布,背后隐藏的是权力的无序。部分网民直言,个别高校日常严格管理、严肃监督、严厉查处不到位,教师群体生活作风问题屡见不鲜,“破窗效应”层出不穷。
舆论演化为对实名举报、法律维权的鼓与呼
观察发现,在过往类似事件的处理中,有不少“保护性处罚”出现,即对涉事教师的处理更多是给予处分、调岗等。这种“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的模糊处理态度无疑为类似事件频发频热埋下了“舆情种子”。
人大女博士举报导师性骚扰事件发酵后,媒体报道也对高校导师性骚扰事件频发原因作出探究分析。如《南方都市报》指出,“类似现象频发,原因一是导师权力过大,二是对导师的处罚过轻。老师在课题组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尽管高校有‘学生换导师’制度,但如果学生提出换导师,可能被认为是对导师的侮辱,学生也会被视为‘大逆不道’。在处罚方面,高校多是将涉事教师调离岗位,停止教师资格”。同时,有网民反映类似负面事件发生后,部分高校、机构还存在对过错方“带病提拔”的现象,呼吁对存在领导不力、把关不严、考察不准等情形的严肃追责问责。
当前,舆论场对于“校园性骚扰事件”这一议题普遍由原本的道德谴责,演化为对受害者实名举报、法律维权的鼓与呼。公众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性骚扰不只是师德问题,更是严肃的法律问题。在社交媒体平台相关话题评论区,部分讨论上升至“加大法律震慑力度”。舆论呼吁加强教育引导和日常管理,加大违规行为督促查处力度,并继续公开曝光,让违规者“社会性死亡”的同时,也要让其受到应有的法律惩罚。
媒体也通过不间断发声进行舆论声援,强调“斩断校园性骚扰黑手,需要明确道德和法律的双红线”“对于有性骚扰行为的教师,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绝不姑息迁就”“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关注和监督高校的性骚扰问题。尤其是媒体更要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曝光此类事件,推动问题的解决”。舆论场中,依法依纪处理、加强各界监督成为一大共识。
谨防“灯下黑”,强化机制建设
高校性骚扰防治除了事后处罚方面的干预问题,还可能会面临“灯下黑”的防治困境,如果持续依靠舆论监督曝光此类事件,即便当事学校作出了有效的处置回应,也有可能令涉事高校,乃至整个学术生态陷入“塔西佗陷阱”,加大民众焦虑情绪。
因此,“人大举报”事件发酵后,“强化高校防治性骚扰机制建设”成为不少专家、媒体的共识。如中新网评论称,“既要健全高校预防性骚扰长效机制,将‘零容忍’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形成日常监管机制,还要从法律层面,打击、震慑校园性骚扰行为,让别有用心者不敢伸手,让伸黑手者必受严惩,让学生们有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微信公众号“中国妇女报”评论称,“面对仍有爆出的此类事件,强化防治性骚扰机制建设,十分必要且关键。要通过机制建设,明确性骚扰行为界线,畅通性骚扰行为投诉渠道,将反性骚扰知识纳入师生教育培训,健全性骚扰行为调查处置规程”。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2004 评论称:“希望这次的事件能成为一个转机,改变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性骚扰的乡愿氛围,并促进反性骚扰常态机制的建立。更希望下一次遇到这类事件,受害一方的学生在校内就能获得正常渠道的救济,而不是需要冒二次伤害的风险,将自己置于舆论的风口,才有获得救济的可能。”
此次“人大女博士举报教授性骚扰”发生后,校方一日内发布两次通报完成回应、调查、处置闭环,获得舆论一定赞誉。但事件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舆情处置防止“硬着陆”的同时,也要注意筑牢“防护网”,要打破传统“灭火”的思维惯性,通过强化机制建设,有效防范此类舆情事件的发生,降低被诟病“监管缺陷、履职不力”等舆论回旋镖背刺的可能。
- 2024-07-2245亿,文化消费热潮彰显光影市场活力
- 2024-07-22人民网三评“短视频之困”:时间黑洞,弊端日显
- 2024-07-22持续蓄力“补货”,今年暑期档值得期待
- 2024-07-22暑期文旅消费火热,持续助燃“夏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