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高校食堂筷子”事件中的舆论声音?
话题传播概览
6月20日,福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一学生发视频反映称,自己在学校食堂买了2份饭,拿了6双一次性筷子,被食堂工作人员指责是偷窃。当事学生在视频评论区表示,当时已和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两份饭不是她一个人吃,但对方却不让其离开并指责其偷窃食堂物品,声称要报警。在当事学生报警,警察到场后,食堂工作人员称食堂被偷了1500个勺子,并拒绝向当事学生道歉。
6月21日,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工作人员回应媒体称,20日已关注到上述情况,并和学生及其家长取得了联系,同时也找到了食堂工作人员了解情况,目前具体情况还在核实中。当事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后续”表示,食堂经理在协商之后已私下道歉。
6月24日,网传视频显示,当事学生在食堂门口免费发放一万双一次性筷子,吸引众多学生领取。当事学生在相关视频的评论区明确,免费发筷子一事是其本人策划实施。
6月25日,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校董告知媒体,当事双方已和解。厦门市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表示,正在指导学校妥善地处理这起网络事件。
6月26日,当事学生发文称已和食堂方达成和解,并在短视频账号橱窗上架商品,其中一款肥皂标称“筷子女王专属”并使用自己此前发筷子肖像。承包学校食堂的餐饮公司负责人就此事回应媒体称,“我们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6月27日,当事学生于个人短视频账号发布声明称,不是炒作也不是剧本;从未直播带货过,仅挂橱窗;肥皂是无偿帮助老国货品牌;把握机遇带货并不丢人,买与不买全凭个人意愿。
6月30日,当事学生通过短视频平台再次发布回应称,和食堂方多次协商仍不愿意公开道歉;食堂称正对案发现场的监控刚好坏了,无法取证。当事学生在评论区发出食堂工作人员的道歉信照片。
信息传播趋势图
来源:人民众云
自6月20日至7月10日,话题相关信息传播量呈现阶段性波动上升态势,分别在“媒体曝光学生拿6双筷子被指盗窃”“被斥盗窃学生食堂外发1万双筷子”“高校食堂筷子事件学生开始带货”三个节点形成3个信息波峰。
6双一次性筷子引发的风波
在事件被曝光之初,“6双一次性筷子”与“盗窃”罪名的不对等性成为引爆舆论场的首个燃点。食堂工作人员看到学生多拿筷子后,在未了解具体需求且无合理沟通劝阻的情况下,直接在公众场合拉拽、斥其“盗窃”,并在警方到场后,无任何因果关系依据地提出食堂1500个勺子被偷。简单粗暴、顾左右而言他的态度,对当事学生的名誉造成伤害,在法律和道德层面均引发舆论对食堂工作人员的不满声讨。“极目新闻”在微博平台发起的#如何看待女生拿筷子被斥盗窃风波#投票数据显示,73.2%的投票者认为当事学生“拿6双筷子被斥盗窃不合理,工作人员反应过度”。
部分网民结合事件发生背景,试图证明买2份饭拿6双筷子的合理性。例如,有观点指出,学校食堂的筷子质量差,多拿几双备用可以理解;考虑到部分学生饭量小,多人分食也是常有的事;无论怎样,6双一次性筷子也不应被在公众场合贴上“偷窃”的标签。
另一方面,对于如何更好规避当事学生与食堂方产生冲突的场景,有网民观点认为当事女生不经商家同意多拿筷子是一种“占便宜”的行为,不值得鼓励。另有声音质疑称,食堂一般都有收取打包费,按实际取用数量收取费用即可完全避免出现类似冲突。
话题传播趋势图显示,相关信息传播的最高波峰出现在当事学生在食堂门口免费发放一万双一次性筷子当日。“一万双”与“6双”的对比,“免费发放”与“被斥盗窃”的“高下立见”,成为引爆舆论情绪和病毒式传播的因子。
结合上述网民围绕该话题投票的结果,即便有3%的少数投票者指出当事学生发放一万双免费一次性筷子的行为会造成浪费,未必利于问题解决;表示“有被爽到”选项12.8%的得票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公众对于当事学生自主有力“回击”食堂工作人员不当指责的支持,迎合了部分网民的朴素正义价值观念。
就在免费发放一万双筷子的2天后,当事学生“带货”,让舆论风向悄然间发生变化。带货的“商业化”气息让公众敏感地回溯并质疑“筷子风波”当事人的初衷,是否会是炒作、剧本。
食堂方面的态度也从起初的“道歉”变为自称“最大的受害者”,前后态度的变化、回应的矛盾冲突让舆论不得不质疑此前食堂工作人员“道歉信”的诚意。另外,相比于当事学生对事件的详细阐述、对道歉信照片的公开,食堂方回应的含糊其辞、事发时监控的缺失,很难使公众信服。
风波不应止于“和解”
事件发生后,虽然教育局表示“指导学校妥善地处理这起网络事件”,当事学校福建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回应仍停留在6月25日的“双方已和解”,对于此次事件背后折射出的食堂管理问题、学生服务需求等矛盾问题均无着墨。高校食堂作为校园服务的重要供应方,是学生校园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形象。此次事件中校方对于食堂管理的责任、后续的处置改善措施等持续受到舆论追问。且当前正值高校招生季,已有其他高校学生使用“食堂的一次性筷子可以随便拿”作为招生宣传噱头,“玩梗”之余,校方更需关注事件处置未成闭环给学校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此前多所高校被曝出食堂餐食存在异物,到此次学生多拿6双一次性筷子被斥盗窃,都是由学生发现问题并发布至网络平台引发关注后,高校和相关部门才调查跟进。可以看出,随着学生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校方及相关部门应及时看到学生的需求并切实进行整改跟进。如中国人民大学食堂追随“鹅腿”潮流研发烤鹅腿受到学生欢迎;珠海市教育局推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制度获学生家长好评。学校形象的建立亦是如此,在“处处有回应、处处皆用心”中建立。校方需倾听舆论声音,及时调查和解决问题、公开做出有理有据的回应,更需要正视学生诉求,通畅反馈投诉渠道,提升教育和服务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值得信赖的学习和生活空间。
- 2024-07-10“卸完煤制油装大豆油”,中储粮的回应值得期待
- 2024-07-10“刷脸时代”,该守好“安全”防线
- 2024-07-10因地制宜,灵活调整景区预约制
- 2024-07-10莫让“集卡风”带偏校园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