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咖啡店店员与客户冲突频现舆论情绪梳理及企业危机应对的新思路

2024-07-08 08:51 来源:

【案例概述】

  6月20日上午,两段关于Manner咖啡门店员工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视频引发舆论热议。视频均来自店内监控视角,其中一则视频显示,6月17日上午8时许,Manner咖啡上海一家门店内,店员面对顾客催单,在解释无果后询问顾客是否需要退单,引发顾客不满,顾客拿起手机拍摄视频,店员情绪激动并抢夺顾客手机,事件演变成肢体冲突;另一则视频显示,6月17日上午10时许,Manner咖啡上海另一家门店内,客户因催单与店员发生争执,顾客表示要投诉该店员,随后,该店员情绪崩溃,将咖啡粉泼向顾客并大喊“你投诉呀”。

  6月20日下午,Manner咖啡工作人员在媒体采访中对两起冲突事件作出回应。据界面新闻、中新经纬报道,对于店员泼顾客咖啡粉一事,Manner品牌方工作人员表示,当事女员工已被辞退。据新京报贝壳财经报道,对于店员与顾客发生肢体冲突一事,店员已向顾客道歉,双方已达成和解。

  6月21日,近日第三则关于Manner咖啡店员与顾客发生冲突的视频在网络传播。当日晚间,Manner咖啡官方微博账号发布“声明”称,第一时间向顾客致歉,也对当事咖啡师伙伴进行了安抚;后续将优化门店运营安排。

6月21日“Manner官微”发布声明

  6月21日,Manner咖啡在抖音平台的两个认证账号“We are Manner官方旗舰店”“We are Manner咖啡旗舰店”所有内容均被清空。据《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上述两账号清空前,粉丝量分别为46.1万和12.5万。“We are Manner官方旗舰店”在账号内容清空后粉丝量仍在上涨,6月29日,其粉丝量为46.3万,且已有可见作品。

  围绕冲突事件和品牌方回应处置,“Manner1天2起店员顾客冲突”“上海Manner一男店员殴打女顾客”“Manner:泼咖啡粉员工被辞退”“Manner回应店员泼顾客咖啡粉”等多个话题登上各大网络平台热搜榜。在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平台上,多位自称Manner咖啡师的网民讲述自己“牛马”经历的历史帖文受到网民和媒体关注,“Manner员工可能被情绪劳动绑架了”“Manner咖啡师讲述牛马工作经历”等话题将舆论争议点外延至员工工作压力、薪资待遇等职场问题,事件持续发酵。

  小红书关于Manner咖啡员工管理的部分讨论

  《21世纪经济报道》、界面新闻等媒体针对此事发布报道,试图探讨Manner咖啡店员“火气如此大”的原因,Manner咖啡师工作情况和企业运营管理方式受到舆论关注。后续,随着媒体报道深入,Manner咖啡门店扩张速度、经营状况、创始人身家、员工社保,以及困在算法中的“打工人”现状等相关话题受到广泛讨论。

  表:Manner事件部分热搜话题

  【舆论透视】

  ? 角色代入引发舆论场撕裂,“平等”“尊重”成为最终落点

  在舆情发展初期,对于网络流传的Manner店员与顾客冲突的视频,有部分网民代入消费者视角,维护消费者的合理权益,并对当事店员的服务态度、情绪状态持批评态度,认为其“不适合干服务业”;也有网民围绕视频中店员面对顾客催单询问是否需要退单展开讨论,认为退单在不合适的语境下展现出的反而是一种敌意和情绪暴力。

  微博平台部分网民观点

  后续,有网民敏锐地指出视频的不完整性,Manner咖啡员工工作压力、企业管理相关话题逐渐进入舆论视野,舆论风向出现转变。越来越多的网民代入“打工人”视角,为Manner咖啡员工发声,呼吁社会关注服务人员情绪劳动价值,“不要为难服务人员”。同时,舆论质疑的焦点也从当事店员转向了Manner咖啡,企业员工管理机制、薪资待遇,以及薪资待遇与工作强度的匹配程度等均受到舆论的严格审视。

  此次事件中,网民及社会公众代入角色从消费者到服务业从业者的切换,带动舆论风向转变。在舆论观点的碰撞中,“平等”“尊重”成为了公认的落点。正如网民在事件相关话题下评论:被人尊重的前提是尊重人。

  微博平台部分网民观点

  ? 企业回应与舆论期待相悖,使舆情应对常规动作失灵

  整体来看,Manner咖啡“处置当事店员+致歉表态”的舆情应对策略比较常规,在回应及时性上表现较好。在两则视频引发舆论争议的当日下午(6月20日),品牌方即通过回应媒体采访公布了对当事店员的处置决定,次日(6月21日)又通过官方微博账号发布声明致歉,并表明后续优化方向。但是,传统商业价值观下,“处置+致歉”的企业危机应对“常规动作”,在此次事件中却收效甚微,甚至引发舆论情绪反弹。

  Manner咖啡舆情处置从企业员工管理、顾客关系维护角度出发,将重点放在“员工与顾客冲突”层面,而缺失对自身管理机制的剖析和反思,责任推诿、转嫁矛盾之嫌招致舆论反感。

  部分网民认为,两起冲突事件中,顾客也存在态度不佳、缺乏尊重等问题,且视频片段信息不完整,品牌方在未公布调查过程和结果的基础上,即作出开除员工的处理决定,有敷衍了事、应付舆论之感;也有观点质疑Manner未能给予员工应有的帮助和保护,反而将舆论压力转嫁给员工,加剧网民反感抵制情绪。

  6月20日“Manner官微”评论区部分网民留言

  将Manner舆情应对放在舆论环境下,可以发现,对舆论风向和争议议题的“钝感”,令舆情回应失焦。在Manner官微发布“声明”时,舆论对于此事的争议已经突破了消费者和店员的角色范畴,而深入到对员工背后企业运营管理模式的探讨,Manner门店人员配置、员工职责多且杂、员工管理制度苛刻等相关话题受到舆论质疑和追问。然而,品牌方并未捕捉到舆论追问中的不满情绪和舆情风险,在声明中仅以“优化门店运营安排”含混作答;同时,声明还把“加强对公司全体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放在后续改进举措首位,再次触发了舆论对于“打工人”议题的敏感神经。

  部分网民观点

  ? 多重社会情绪裹挟下,公平公正和信息透明是明智策略

  Manner咖啡冲突事件受舆论热议,是多重社会情绪集中反映、激化表达的结果。消费者、服务者、品牌方一同被卷入风波,社会公众对三者关系的新理解、新期待在舆论争议中显现出来。

  消费与服务的关系中,消费者权益保护仍是核心议题,同时,消费场景下也应保持平等和尊重,已成为社会共识。在社会公众与企业品牌的关系中,公众对企业品牌的期待从优质产品和服务,升级到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回到现实生活中,消费者、生产者、服务者的角色随着场景切换随时变换,此时的消费者可能成为彼时的服务者。因此,在当前舆论环境下,企业应对类似员工与顾客冲突引发的舆论风波,保持公平公正、信息透明的处置立场,做好舆论情绪引导,是更加合理、有效的处置思路。此前,胖东来发布8页调查报告,回应员工因称重问题与顾客发生争执;茶颜悦色推出一线员工委屈安慰金等举措,之所以能够获得舆论好评,是因为其在舆情应对中,对服务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展现出实事求是、公正客观的态度,使企业从舆论情绪的漩涡中脱离出来,掌握舆情应对主动权。

  ? 典型事件映射企业运营模式弊端,行业共性问题需共治

  Manner咖啡连续多起员工与顾客冲突事件,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企业运营模式弊端的同时,也反映出行业共性问题。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青年报》、每经网等多家媒体从企业运营模式的角度,分析Manner员工和顾客“双向”情绪崩溃的原因。Manner咖啡“平价-精品-连锁”的商业模式构成了“不可能三角”,倒逼企业卷“人效”以控成本。而对“人工”的极致要求,不仅将压力传导到员工,也为企业埋下舆情隐患。但是,在媒体报道和舆论探讨中,Manner“精品”咖啡定位、咖啡师培训专业性较强、时薪在业内较高等品牌标签受到更多认知,部分解释了Manner咖啡出单效率较低、顾客频繁催单、员工压力较大的原因,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针对企业的负面评价。

  “人效内卷”不只是某个咖啡企业的困境。要阻断“行业竞争-企业发展-员工谋生”的压力传导链路,更好地保障经营者、从业者、消费者的权益,需要多方携手,走出行业内卷局面,共建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