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课堂

滁河水体污染事件“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带来哪些舆情启示?

2024-06-05 17:22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5月28日,央视新闻发布《独家调查丨恶臭熏天、鱼虾死亡!总台记者追踪滁河污染真相》,报道长江下游左岸一级支流滁河水体污染事件。采访中,涉事全椒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发表“我说真话,我还两个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喝死人以后,需要对茅台做毒性分析吗?”等言论,激起舆论愤慨,让这起本不复杂的事件引发广泛争议,给基层治理与突发事件应对均带来诸多启示。

图:央视新闻报道《独家调查丨恶臭熏天、鱼虾死亡!总台记者追踪滁河污染真相》截图

  事件处置存较长“窗口期”

  工作拖沓导致“小事拖大”

  结合若干次媒体报道及官方通报,涉事滁州相关部门以及南京市浦口区对事件进行了多轮信息释放:

  5月23日

  滁河南京浦口段突然被严重污染,水质恶臭,出现大量死鱼死虾,引发媒体关注。

  5月24日

  南京、滁州两地相关部门首次发布回应。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环保部门回应称,经与全椒生态环境部门了解,污染系上游灌溉缺水,开闸放水或含养殖尾水所致;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回应称,两地环保、水利等部门已介入调查并进行污染源排查,目前不确定来源。

  5月26日

  央视新闻首次介入事件报道,发布《滁河南京段现大量死鱼 经初查与企业失火致污染物外泄有关》。该次回应为滁州相关部门对事件的第二次回应。

  5月27日

  滁州相关部门对事件进行第三次回应,发布情况通报称,位于全椒经开区的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为主要污染来源。

  5月28日

  央视新闻对事件跟进报道,滁州相关部门第四次就事件进行信息释放。当地水利局、生态环境等部门领导干部接受采访时发表“茅台也能喝死人”“我还两个月就退休,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等言论,激起舆论愤慨。

  5月29日

  安徽省政府、省纪委监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滁河水体污染事件进行彻查。同日9时许,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通过微信公众号“美好滁州”发布《关于滁河水体污染处置进展情况的通报》,称全椒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已被免职。此轮回应为滁州相关部门对事件的第五次回应。

  整体而言,本次事件其实存在较长的舆情“窗口期”。

  从官方通报对事件的还原来看,本次水体污染苗头可追溯至5月7日滁州富信石油助剂有限公司仓库的危化品粗甲醇失火事故。但在5月7日至5月22日的十多天内,污染物并未被有效清除;从后续下游的反应来看,污染物相关信息未被及时通报给相邻行政区域同级人民政府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也在侧面显示实体工作相对滞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存在不足。

  5月23日至27日,事件虽有热度但整体“不温不火”。若在此阶段采取行之有效的线下处置与舆情回应,则可有效化解舆情危机。但随着5月28日央视报道的发布,相关工作人员的“雷言雷语”暴露出事件处置的诸多环节存在拖沓、试图蒙混过关的情况,在舆情应对层面则显示为应对意识不足,未针对舆情拟定有效的回应口径。

  这也提示各方,无论是在实体工作层面还是舆情应对层面,都需要有运转有效的应对机制。通过源头上对事件处置的推进,压缩、消除后续风险。

“雷言雷语”折射工作作风问题,

不当言论刺激舆情发酵

  从本次事件的整体热度来看,阶段性特征尤为明显。

  5月27日前

  事件热度整体保持相对低位。

  5月28日起

  事件在微博平台的讨论量骤增。相关部门展现出敷衍塞责的应对态度与整体被动的线下处置,成为刺激舆情发酵的重要因素。

话题热度趋势图

来源:人民众云

  5月28日,央视新闻发布《独家调查丨恶臭熏天、鱼虾死亡!总台记者追踪滁河污染真相》,对事件进行详细调查。

  在该报道中,滁州市全椒县水利局一名党组成员表示“我还有两个月就退休啦。我也不该过多地问这些事情”,引发较大争议。虽然有部分网民猜测,临近退休人员或已提前进行权力移交;但更主流的声音认为,此言论有“尸位素餐”“不作为”之嫌,质疑涉事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

  当央视记者询问流入滁河的污水是否具有毒性时,滁州市全椒县生态环境分局局长却称没有必要对水体做毒性分析,并用茅台打比方称“喝茅台也能喝死人”。将“污染水”与“茅台”的类比明显有违公众认知,网民纷纷质疑此言论涉嫌偷换概念、避重就轻,折射出被采访者对公众利益的漠视。微博话题#官员用茅台打比方反问央视记者#冲上热搜,成为事件的“爆点”。

  正如“极目新闻”评论指出,通常情况下,面对记者的采访,哪怕平时是不积极的,这时也要装出个对工作高度重视的样子。像这般直言“不知道”“不用检测”,毫不掩饰地对工作进行推诿卸责,也是罕见。随着基层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公众对基层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态度等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问题曝光后,舆论普遍期待相关部门积极回应民声、主动承担责任、高效推动处置。在具体实践中,这也已逐渐成为舆情处置的标准流程。若相关人员在面对公众时仍呈现出敷衍了事、推脱责任的工作态度,显然与舆论期待的“主动作为”形成极大落差,极易引发质疑。

  提级应对展示重视程度,

  善后处置闭环促舆论形象修复

  舆情事件发酵后,处置态度和整改、善后措施直接影响舆论走向。在本事件中,省级层面对事件的介入处置迅速有力,展现了对事件的重视和对群众利益的关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地区舆论形象的修复。

  在处置态度方面,5月28日,安徽省委书记韩俊主持召开省委专题会议,听取安徽省滁河水质污染事件调查及处置情况的汇报,部署安排污染治理和追责问责工作。会议特别指出:“此次事件本可避免,但一些干部在处置过程中心存侥幸、乱作为,面对问题遮遮掩掩,总想蒙混过关,造成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此通报直面问题,展示了相关部门严肃处置的态度和积极整改的决心。

  在整改和措施方面,5月29日安徽滁河水体污染联合调查组的相关通报,明确了“联合调查组进驻全椒县开展全面调查”“邀请省内外专家研究制订修复方案”“全椒县委主要负责人已被免职,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等内容,基本覆盖了善后工作中的舆论关切,有助于平息争议。

  需要注意的是,水污染事件直接影响沿岸居民,尤其是养殖户的生活、经营。如何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或受到追问。从长期来看,该事件前期的处置缓慢,暴露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能力不足、跨区域联动不畅、基层监督体系失灵等问题。这也需要通过推进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形成事件处置闭环,并带动区域基层治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