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观察

江苏南通“一刀切”禁止制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触发了哪些舆论争议

2024-03-28 15:24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3月26日,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的通告》,规定全市范围内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纸扎实物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通告一出,随即引发舆论争议。一方观点表示,该政策初衷是为了减少火灾等安全隐患、降低环境污染无可厚非,清明缅怀逝者方式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变得多样化;另一方观点则认为,中国清明祭祀传统,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不宜轻易下发“一纸禁令”。

  在@央广网发起的“如何看待‘禁止制造销售冥币纸钱’”的微博投票中,绝大多数网民反对传统祭祀习俗的轻易更改,建议以更温和的形式进行移风易俗。

  面对官方“禁止制造、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引发的社会争议,江苏南通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通过媒体回应表示,当地是从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角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来推进这个事情,禁止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制造、销售并非禁止老百姓在清明时节使用这些物品慎终追远。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禁令”发布的同日,南通市民政局、南通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发布了《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以倡议的口吻呼吁广大居民群众践行文明祭祀新风尚。

  对比前后两则通报,明显后者本可起到更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倡议书”不仅强调了摒弃封建迷信,还提出了多方面的建议,如平安祭扫、移风易俗、绿色低碳、自觉践行当模范等。南通市以倡议书的形式来推动社会文明祭祀似乎有意缓和“禁令”可能引发的舆情争议矛盾,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受到等量关注。分析类似于强制命令的通告不被舆论认可,可能存在以下三方面因素:

  一是用封建迷信一词“定性”丧葬用品的属性既不客观,更有违社会传统观念认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葬是一种重要的礼俗活动,人们通过使用各种丧葬用品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简单地将这些用品定性为“封建迷信”,可能会被认为是对这种传统文化的漠视或蔑视,这也是南通此次通告引发舆论争议的核心点。因此,围绕如何界定“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这一议题,舆论也展开了一番讨论。

  首先,媒体注意到由于各地实际情况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对“封建迷信的丧葬用品”的规定主要在于地方性条例。如《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规定了“禁止制造、销售阴币、冥币、纸扎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大连市殡葬管理条例》明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是指殡葬活动中使用的纸(绢)牛、纸(绢)马、纸(绢)人、纸钱、黄寿纸(黄裱纸)、冥纸、冥币、纸制金银锭以及各种仿制的房、车、家电、家具等”。但这些规定和民众的“传统习俗”认知出现了明显偏差,民众对官方检查、没收这些祭祀用品颇有微词。如2023年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城管“没收冥币”事件曾被舆论质疑为“打着‘文明’的旗号背离民众合理的心理需求与市场活动”。

  其次,动用公权力予以禁止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在法理上尚待论证。经济观察网文章对“封建迷信”定义权问题提出质疑,到底是依据公权力的“想当然”来定夺,还是结合普遍的社会认知来定夺?基于权力的“谦抑性原则”,恐怕还需要多尊重社会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完全由公权力拍板。早些年间,浙江温州禁止百姓私设灵堂的殡葬新规也一度引来争议。专家指出,在家里怎么设灵堂、吊唁等是百姓自己的权利,强行规定去殡仪馆办理有违法律规定。因此,从公共伦理上说,是否禁止封建迷信殡葬用品实际上属于公共利益与民风民俗之间谁给谁让路的问题,只要不影响到他人合法利益、不损害公共秩序,公权力不宜介入太深。

  二是“一刀切”式的禁令忽略了现实因素考量,很容易被扣上“不通人情”的帽子。从经济层面来看,禁止制造、销售传统祭祀用品可能影响到一些从事祭祀用品制造和销售的从业者生计。媒体走访南通南方市场部分销售冥币纸钱的商家发现,不乏有担忧失业的声音。从社会层面来看,“一刀切”的方式忽视了人民群众最朴素的祭扫缅怀情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熊威认为,文明祭祖既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在城市里面,可能很多人会选择鲜花祭祖这样环保一些的方式,而农村里面可能会选择偏向传统的祭祀方式。

  三是背后是否存在利益驱动因素值得深挖探究。看似不合理的政策禁令背后是否可能存在一些利益驱动因素的影响?如微信公众号“通观社”文章举例,近几年殡葬绿色改革派生出的网络祭扫、鲜花祭扫、代客祭扫等另类生意从业群体,他们可能试图通过政策“红利”攫取更多商业利益,进而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正如@央广网评论所言,城市管理是系统工程,要讲法规,也要看传统习俗、世情世理,不能为方便管理而顾此失彼,更不可“一刀切”。这提醒当下城市管理者,防范火情、治理环境固然是政策推行的职责所在,但如何平衡好民风习俗和公共治理二者的关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伴随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继续凝聚共识。短期内通过强力的行政干预反而容易走向极端,加速与公共认知和社会秩序的撕裂。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