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天价班费”不应成为无人监管的“苛捐杂税”

22-09-19 09:50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舆情概览

  近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一则安徽铜陵学生家长反映“天价班费”问题的信息,引发公众广泛关注。该家长在留言中表示,班级收费标准为每人2000元,班级近40位学生合计收取8万余元的班费。该家长代表对于一学期8万余元班费的使用情况表示强烈质疑,希望对相关使用情况进行查证。

“家长反映‘天价班费’问题”相关信息量走势

来源:人民众云

  9月6日“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经调查后回复称,家长反映情况属实,班级共计收取84000元班费,并表示“费用由班级家委会征得全体家长同意”,是出于方便家长的考虑,集中一次性缴纳的班级代管经费,并强调费用收支均不经过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在列举了部分班级费用支出账目后,明确表示,“班级费用支出账目明朗,记录详细,接受全体家长的查阅和监督。”

来源:人民网领导留言板

  铜陵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虽针对家长代表的留言内容作出明确回应,但事件折射出其背后隐藏的问题仍有待回答。

  明细公开=收支合理?

  官方回应中针对家长代表的疑问,虽列举了部分班级费用的支出账目,但其中的具体项目却引发网民进一步讨论。关于急救药箱、班级设施布置等设施的花费,有网民提出疑问,这些本该属于校方支出的内容,为何要动用班费?既然是“自愿征订”的学习类资料,为何不能在征求学生及家长意愿后,按照最终实际征订情况另行收取?

  “班费”为何设立?其支出应覆盖哪些支出范围?其使用决策及流程规定等应如何制定?这些问题的先行明确都是避免班费收取和使用中分歧矛盾的必要需求,不能让班费成为填补各种支出名目的“万能卡”。正如《厦门晚报》所言,收支明细公开,就能说明这钱花得合理吗?

  家长有苦如何言?

  梳理网民反馈发现,“天价班费”近年来在我国多地屡见不鲜,但面对在孩子教育方面相对于家长拥有绝对权威的校方,家长有苦如何言?在安徽天价班费报道的评论区,广西网民@宁馨儿vIog跟评称,自己孩子所在班级这学期收取每人1000的班费。浙江网民@运维之谜称,“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上给家长减负了,但是学校层出不穷的学杂费七七八八加起来比免除的学费还高几倍。”对此,网民普遍认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殿堂,不应该利用自身的权威参与各种杂费的制定与收取。

  多家媒体报道均显示,对于花样繁多的各类收费,家长们大都“有苦难言”。《钱江晚报》发表时评三问天价班费:家委会当初为何制定这么高的班费标准?支出款项需解释,是否存在乱收费?家委会是否存在职能错位和权力越界,学校和老师扮演了什么角色?红网发布的评论援引铜陵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指出,每人2000元的班费对于当地农村居民来说,或许抵得上一个多月的收入;且回应中公示的使用情况显示,不到2个月的时间,班费使用已接近一半。从收、支两个方面对班费合理性提出质疑。

  家委会何以代表全体家长同意?

  反观回应内容,所谓“征得全体家长同意”的表述,引发公众对于家长“被同意”情况的广泛质疑,也在一定程度上将调查结果指向“家委会”。求助信息中“家长代表”的身份定位,传递出存在不满情绪的家长并非只有一位的信号;此外,“天价班费”是个别班级的个体行为还是学校的广泛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些疑问都未能在政府回应中找到答案。家长在家委会中原本应该享有的“权利”在实际操作中,是否成了“被同意”的“一纸空谈”?

  《北京晚报》报道指出,虽然对班费收取和管理尚无清晰条文,但教育部对家委会的工作有明确的指导意见,要求家委会的决策应符合公共利益,代表学生与家长发声,帮助学校和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最终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家委会作为家校桥梁,学校和老师也应对其运营及时予以指导,表明态度。即便如回应所说,班主任和老师不参与班费收支,但对此类事件的发生是否存在“顺水推舟”、未能承担起正面引导责任的问题?无论是此前广西柳州一家长因为不同意凑钱送礼给老师被家委会踢出群聊,还是此“次经由全体家长同意”的“天价班费”,无不提醒学校、家长和社会各方,家委会运行机制亟待严格规范。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地方,大多数家长即便遇到自身不能完全理解或支持的事情,也都会出于对学校的信任和“为了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优先选择息事宁人。可怜天下父母心,人们无法苛责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家长们“无奈的沉默”,更无意去辩论这种沉默是否间接助长了校方和家委会的“肆意妄为”。所有投诉、建议、媒体曝光的初衷只是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花些力气加强对此类事件的监督管理与正确引导,让原本应是同一阵线的校方、家长、学生,能够朝着同一个方向使劲,使得教育回归其应有之义。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