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观察

苏宁易购不“易”,离舆论翻身仗还有多远?

22-07-11 09:46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7月5日,中城院要案中心官网披露的一份关于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申请书”在网络上传开,经多家媒体平台关注报道。#苏宁易购回应破产清算传闻#及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累计阅读量超1亿次。

  7月6日凌晨,苏宁易购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网传“破产清算”系谣言,工作人员在采访中表示供应商已撤回破产清算申请,但同日,中城院要案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未收到撤回指令。两边回应不一致引发舆论再度聚焦,于6日达到高峰。

(来源:人民众云)

  根据众云热词抓取,舆论聚焦“30亿”“合法权益”等多个话题,网民或将此事关联此前“苏宁集团被强制执行超30亿”,品牌形象、企业责任成为此次苏宁舆论风波中的关注焦点。

(来源:人民众云)

  或陷罗生门谁在被打脸?

  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由于消息源来自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中城院要案中心(为清华大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成员单位),或因其具有一定的专业背书,网民认为可信度较高,一时间舆论发酵。随后,红星新闻、东方网、21世纪商业评论等多家媒体跟踪报道,苏宁易购被推上风口浪尖。

  7月5日,中城院要案中心通过官网公布《已向法院申请苏宁易购破产清算》一文,称苏宁易购失去清偿能力,7月4日已有两名供应商寄出材料,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苏宁易购破产清算。

  面对“有理有据”的破产清算申请,@苏宁易购官方在6号凌晨火速辟谣,连夜发布澄清公告试图回应负面舆论。但中城院要案中心于当天再发严正声明,称中心无意通过舆论施压,且之前已多次向苏宁易购法务部门提示风险,阻止破产清算的正确方法是清偿而不是辟谣。两相对比,苏宁官方回应略显无力。知乎用户“曹不韦在此”吐槽苏宁易购“就剩嘴硬了”。

(来源:知乎)

  周期性卷入“破产”舆论漩涡,频频辟谣仍不尽人意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苏宁第一次陷入“破产”传言中,早在2020年11月,有关苏宁易购债务危机的传言便在网络上激起过舆论浪潮,当时彭博社曾报道,苏宁易购正在考虑出售旗下电商业务,寻求估值约60亿美元,目的是为了缓解融资压力。

  对此,@苏宁易购于同月27日回应表示“不属实”,同年12月,证券时报《苏宁易购大幅走低,称股权质押给淘宝是正常商业合作》一文中,苏宁易购表示“集团资金链断裂,银行贷款已违约”为谣言。2021年,网络上又有流传“苏宁易购十二月底宣布破产”的消息,@苏宁易购再度澄清。

(来源:苏宁易购官方微博截图)

  但此类信息频繁传出,加之苏宁确有股权质押转让事实,多家媒体曾报道其涉资金危机,加剧舆论对其破产猜想。微博网友@BFTK线向上认为“如果真没那么回事,其实真的没必要去回应”。@所长饰品也表示“这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来源:微博)

  负面评价泛滥,企业形象雪上加霜

  除了频繁卷入“破产”传言,苏宁易购也因伤害消费者权益多次引发舆论声讨。微博上仅#苏宁易购欺骗消费者#单个话题浏览量已超2000万。大量网民反映苏宁易购存在虚假宣传、不兑现承诺、售卖不合格产品、售后不作为等问题,网民@小丹丹女王称,在苏宁易购退货“要么需要检测报告,要么要无拆封”,网友批苏宁易购“店大欺客”、制定“霸王条款”。

(来源:微博)

  苏宁易购侵犯消费者权益不仅深受舆论诟病,也得到多家媒体和行业专家的关注。《中国消费者报》19年曾报道,一名女作家在苏宁易购使用当日24时到期的休闲零食券时,被告知优惠券已过期,客服坚持认为是券到期时间是当日0时。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苏宁应该兑现优惠券的承诺内容,否则就存在诱导和欺骗消费者的嫌疑。”

  一边多次辟谣破产传闻,一边却是自救动作频频——卖掉冠军球队,创始人张近东辞任董事长,2022年5月苏宁易购挂上“ST”,这些回血和善后操作似乎都在实锤破产将近。回应与实际行动不同反而被公众扣上“打脸”的负面标签。

(来源:今日头条评论区)

  当前,有关苏宁债务危机的负面传言沸沸扬扬,同时叠加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负面舆情,苏宁易购或陷入大规模舆论声讨中。面对质疑声音,苏宁易购对拖欠清偿的事实避重就轻,回应不尽如人意。面对供应商的合理维权,苏宁易购目前还未回应,引发更多舆论猜测。随着舆论场呼吁企业担责甚至唱衰苏宁的声量不断增大,若苏宁易购再不及时修复,任由其长期浸泡在周期性负面舆论中,企业形象或难回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