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点亮北京冬奥 价值延续引发舆论期待
01 舆论聚焦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将于2月4日开幕,引发广泛热议。本届冬奥会在赛区建设、能源供给、项目运营、交通运输、循环利用等方面,全环节、多维度地贯彻“绿色冬奥”理念,相应的创新实践与技术应用亮点频出,既确保了举办地可持续发展,也向全世界展现“中国智慧”。据介绍,本届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史上首个“全绿色”奥运会,发挥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标杆示范作用。
北京冬奥会绿色能源供应中,“绿色电力”热度一骑绝尘,话题“北京冬奥所有场馆将100%实现绿电供应”引爆舆论,舆论期待绿色电力助力地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风电、光伏、水电作为绿色电力的主要来源备受关注,“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等项目工程带动绿色电力热度走高。细分领域中,成品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依然具有较高热度,舆论主要探讨减少化石能源环境影响,以及新能源发展对传统能源发展空间的挤压。在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龙头企业布局带动下,氢能发展引人瞩目,尤其是加氢站建设引发舆论对绿色出行的期待。此外,设计和施工等环节利用清洁能源与相关技术的绿色场馆也是一大成果。
01 舆论观点
绿色电力供给背后,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项目布局引人瞩目。其中,河北新闻网关注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张家口坝上草原风能,为北京冬奥输送清洁能源。2021年12月30日,丰宁抽水蓄能电站投产,《经济日报》刊文报道其为“北京冬奥会和京津冀地区电网安全运行的稳定器、调节器”。中国石油华北石化、中国石化燕山石化积极开展加氢站布局,国家电网建成国内首座“发充储放”一体化充电站,有力支撑绿色交通。
在为冬奥会注入绿色能量的同时,绿色能源项目成为带动区域综合发展与转型的增长点。《河北日报》报道,依托丰宁电站建设,承德市“发、储、用、造”全方位发力,打造“绿色能源基地”。中国网、《张家口日报》介绍,张家口市积极开拓氢能综合利用产业体系,并已初具规模,“氢能张家口”成为城市名片,同时风能、光能资源利用带动城市能源转型。延庆区则计划借力冬奥会机遇,抢滩绿色产业,以龙头企业带动集群发展。
北京冬奥场馆参与绿电交易,为绿色金融机制建设作出贡献。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表示,自2019年6月第一笔绿电交易开始到冬残奥会结束,北京、延庆、张家口三赛区预计使用绿电4亿千瓦时,二氧化碳减排量预计达到32万吨。技术赋能场馆建设,实现节能低碳,也是一大亮点。据介绍,由“水立方”变身而来的“冰立方”通过内外两层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组成“空腔”结构,闭合后可吸取太阳光能,在实现保温的同时降低能耗,可节电30%以上。冬奥项目所需冰面的制冷产生的预热将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进行回收,用于采暖、融冰等其他环节,能达到30%至40%的能效提升。
02 舆情点评
能源行业各环节参与,为北京冬奥会注入绿色动能,不仅在奥运会历史上开启先河,也打造了区域整体绿色发展的典范,以实际成果展现出绿色能源应用的可行性和正面效益,其长远影响超越本届冬奥会本身。
风电、水电、氢能的综合发展,在保障了冬奥期间所有场馆所需电能的同时,释放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护生态文明的积极外部性。尤其是,氢能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为未来绿色出行提供更多可能。同时,奥运会场馆、绿电交易市场等建设成果,以“硬件”“软件”兼顾的方式,完善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设施。
媒体及网民反馈反映出,如何利用好冬奥既有成果,在民生领域延续科技赋能与绿能供应,是舆论后续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冬奥整体筹办过程融入区域发展战略,赛后场馆运营使冬奥遗产惠及大众,将绿色能源利用与绿色建筑的经验应用推广,或将成为未来的宣传热点。
02 热点回顾
1月10日至1月25日,共检索到能源领域相关信息101.7万条。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和市场保供、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七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等政策发布引发高度关注。本期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类信息占比较化石能源高8.8个百分点,冬季天然气保供情况带动化石能源热度上升,两者差距有所缩减。
舆情走势方面,1月18日,舆论聚焦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演讲,其中提及中国积极践行“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已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月25日,媒体关注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获重点部署,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得到持续推动,为化石能源转型升级提供方向。
03 权威发布
【石油、天然气、煤电】/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和市场保供
1月1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加强下一阶段特别是春节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和市场保供。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抓实抓细能源保供工作,发挥好煤电油气运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压实能源保供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保持煤炭正常生产,优先保障发电供热用煤运输。支持煤电企业应发尽发,多渠道提升新能源发电出力,用好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加强余缺互济。(来源:新华网)
【化石能源、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 /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明确减排目标与重点工程
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完善实施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推动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其中明确,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同时,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工程等位列“十大重点工程”部署。(来源:人民网)
【新能源、风电、光伏】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监管要点重点,侧重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1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能源监管工作要点》《2022年能源监管重点任务清单》两文件。其中,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情况等新能源项目首次位列监管要点,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用电高峰期电力保供、电力价格执行情况等电力市场情况受监管侧重。(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界面网)
【可再生能源】/国家能源局表示愿继续加强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其他成员国交流合作
1月15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代表中国政府出席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第十二次全体大会视频会议并发言。章建华表示,中国愿继续加强与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和其他成员国交流合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贡献积极力量。(来源:国家能源局网站)
【天然气】 /发改委继续做好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推行单独签订民生用气合同
1月18日,发改委例行发布会上回应我国入冬以来天然气保供情况。其中指出,总体来看今年我国天然气保供情况好于往年,资源库存高位运行,全国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后续,发改委将继续扎实做好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尤其是推行单独签订民生用气合同,把民生用气保障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到位。(来源:人民网)
04 民生关注
【新能源汽车】 /七部门发文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消费
1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其中,绿色交通消费支持措施涉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推动开展充换电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有序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等方面。
【燃气】 /应急管理部发布2021年全国应急救援、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燃气安全引发反思
1月20日,应急管理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全国应急救援、生产安全事故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湖北十堰“6·13”重大燃气爆炸事故等。应急管理部介绍,我国目前燃气使用规模较大,管道老化、建设时标准较低、日常维护更新不及时等因素带来安全风险。后续,应急管理部、住建部等研究制定的《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将着力开展对燃气重大风险和安全隐患进行整治。
【新能源汽车】 /中消协确定2022年维权主题,新能源汽车成重点消费监督领域
1月1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文确定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共促消费公平”,其中重点工作安排包括围绕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开展民生领域消费监督活动,开展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点评活动,提升消费监督效能。
相关新闻
- 2017-01-20陇周刊(2017年 第3期)
- 2017-01-26陇周刊(2017年 第4期)
- 2017-02-10 陇周刊(2017年 第5期)
- 2017-02-17 陇周刊(2017年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