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聚焦

警惕政务新媒体过度娱乐化倾向

21-02-25 11:25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烁

  时下,随着新媒体技术和舆论环境的瞬息万变,政务新媒体不断与时俱进,积极创新表达方式,力求让政务信息通俗易懂,百姓喜闻乐见。但在追求"接地气"的过程中,一些政务新媒体所发布的内容也出现了过度娱乐化的倾向。本文在此梳理出相关表现,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内容软化。政务新媒体应立足本身职能,所发布的内容应紧紧围绕工作本身,在此基础上力求表达形式的生动有趣,从而以"软化"表达形式承载"硬核"内容,切不可本末倒置,将内容本身"软化",发布一些与自身工作无关的泛娱乐化信息。比如,当下一些政务新媒体高频词发布心灵鸡汤、养生健康等内容,此类信息对网民来说固然具有一定的服务属性,但也应严格控制发布的比例和频次,切不可占据多数,稀释官微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此前,湖南永州市文明办官微公开为某嘻哈明星"打call",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法院官微连续多日发布世界杯比赛信息,引发舆论批评"不务正业",事后涉事工作人员均受到问责处理。类似事件也提示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政务官微运营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一套严格的内容审核把关机制,确保内容符合职能定位、合乎时宜。

  以文害意。政务新媒体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网民阅读习惯、审美需求的变化,努力在表现方式和表达手段上下足功夫。但过于拘泥于形式上的创新,也可能淹没或折损信息内容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导致以文害意、形式大于内容,进而不能有效传递信息,收到应有的传播效果。比如,《人民日报》曾发文《政务发布不应过于娱乐化》指出,有地方政务官微发布高温或者雷电等预警信息时,过度使用网络流行语,导致信息产生不同程度的内容折损。当前,在政法领域涌现出了诸多普法系列短剧,将"硬核"的法律法规以轻松幽默方式的呈现出来,对网民起到了良好的寓教于乐效果。但其中也有个别普法短剧被网民质疑"搞笑有余、普法不足"与其大费周折地演绎搞笑剧情,还不如直接把相关法律条文摆出来。

  调侃不当。在泛娱乐化的网络环境下,网民及自媒体创作段子、创造热词的热情高涨。一些政务新媒体也不断援引网言网语或热门段子,进行幽默化、戏谑化表达,深受网民欢迎。但需要注意的是,政务新媒体"抖机灵"应结合具体语境,分场合、分情况,切忌在严肃性、灾难性、悲剧性话题下进行不当调侃,进而引发舆论不适。比如,河南商丘遭龙卷风袭击致2名儿童死亡,山西一高校官微竟调侃称"爱情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媒体质疑该官微"不仅没有怜悯之心,对灾难也缺乏必要的警觉意识"。随后,该微博被删除,相关单位进行道歉。在2020年7月的杭州来某某失踪案中,舆论普遍关注受害女子来某某的去向。杭州市公安局侦查终结后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相关情况。但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浙江某地一公安官微发布预告称"各位,小板凳坐好",结果该言论招致网民批评,认为"这种吃瓜看戏的态度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格调庸俗。政务信息过度娱乐化,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内容格调不高,出现庸俗化、低俗化的倾向。这不仅有损政务部门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而且还有可能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形成错误的价值导向。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政府部门捕捉先机,纷纷入驻新兴阵地,碎片化、直观化、轻阅化的政务信息广获网民点赞。但个别基层政务官微为圈粉吸睛,在短视频平台上跟风拍摄抖肩抖腿、耍宝搞怪类的短视频,内容不但与工作无关,而且,还出现了格调低俗、色情暧昧等倾向,被质疑浪费了政务资源,损害了政府公共形象。 2020年10月25日,吉林省梅河口市公安局官微通报了"张某先杀死前妻及其同居男子"一案。但该警情通报中"自古奸情出人命"、嫌犯"展现男子气概""值得同情"等带有主观色彩、价值导向错误的用词表达,引发争议。对此,当地警方连夜进行了修改。媒体评论称,警情通报不应该沦为"故事会"和"地摊文学"。(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 李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白银靖远:百块屏幕齐播放 消防宣传覆盖广 白银靖远:百块屏幕齐播放 消防宣传覆盖广
  • 春节期间白银城管整治违规占道经营烟花爆竹摊点25家 春节期间白银城管整治违规占道经营烟花爆竹摊点25家
  • 【网络中国节·元宵】元宵节 铜城白银“菜篮子”供应充足 【网络中国节·元宵】元宵节 铜城白银“菜篮子”供应充足
  • 甘肃张掖九曲黄河灯阵亮灯 甘肃张掖九曲黄河灯阵亮灯
  • 【网络中国节·元宵】盐场堡社区做花灯 【网络中国节·元宵】盐场堡社区做花灯
  • 【网络中国节·元宵】柳家营社区猜灯谜 【网络中国节·元宵】柳家营社区猜灯谜
  • 【网络中国节·元宵】兰州市城关区市民广场彩灯靓 【网络中国节·元宵】兰州市城关区市民广场彩灯靓
  • 【网络中国节·元宵】兰州张掖路元宵走俏 【网络中国节·元宵】兰州张掖路元宵走俏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延时·中国》兰州拾光
2   天水“脱贫先进”:扎根基层27载 熟稔
3   白银靖远:百块屏幕齐播放 消防宣传覆
4   春节期间白银城管整治违规占道经营烟花
5   顶级赛事架起全国认识白银新桥梁
6   甘肃国林公益基金会向平川13个养老机构
7   【网络中国节·元宵】重温儿时记忆!手
8   2020年度白银市“最美志愿者”拟表彰对
9   关于2020年度白银市“最美志愿者”拟表
10   国家开放大学(甘肃)白银学院 白银广
11   【网络中国节·元宵】元宵节 铜城白银“
12   白银市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成立
13   王鹏程:切实推进黄河流域白银段高质量
14   肃南:搭平台“送”岗位助力贫困劳动力
15   排“灯”布阵 流传千年的“九曲黄河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