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舆情频道 >> 舆情观察

就业季舆情观察:谨防就业率“掺水”舆情

20-07-27 16:57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编辑:王烁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874万高校毕业生遭遇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就业形势复杂严峻,“最难”就业季受到多方舆论关注。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众云大数据监测平台显示,7月1日至7月24日,共监测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舆情信息141307条,前期比较平稳,近期舆论热度升高,在7月23日达到波峰,信息量为29036条。从情感分析,正面信息92105条,占比65.18%;负面信息9523条,占比6.74%;中性信息39679条,占比28.08%。

  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报道量走势

  舆情要点:

  从中央到地方 政策组合拳保障毕业生就业

  毕业生就业是“六稳”“六保”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最难就业季,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加大稳企业保就业力度,多部委出台政策受到媒体关注。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人社部发起“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保证毕业生就业;中央组织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

  同时,地方政府也针对最难就业季频频出台政策,针对扩大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方面出台措施。根据媒体报道不完全统计,北京、上海、江苏、四川、贵州等20多个省份陆续出台政策打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保卫战”, 北京、天津等多地均对创业学生给出简化手续、贷款、减税、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等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以创新创业带动就业;上海、广州等城市对湖北籍2020届高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广西、河南等省份明确提出扩大基层服务项目招募规模以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

  “云就业、云招聘” 科技手段助力毕业生就业

  由于疫情防控要求,线下大型招聘会、宣讲会无法举办,多地联合校方以及媒体开展“云招聘”,让招聘不因疫情防控而阻断。利用科技手段助力毕业生就业的“云招聘”模式受到舆论关注并引发赞誉。

  央视新闻联合招聘平台进行五小时的“云招聘”直播,并开设武汉企业公益招聘环节为武汉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观看量达到650万人次,被@法兰西的普程岁月:“今年就业生压力挺大的,这个直播对应届毕生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桃桃多胖胖:“加油,应届生一定要抓好机会啊”等网友赞誉。为缓解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的影响,各地也积极开展“云招聘”,北京朝阳区开启“展翼未来才子朝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线上招聘活动,有1000余家企业提供1.6万余个岗位,求职者可通过在线投简历、远程视频面试等方式参与。

  就业率水分堪忧 谨防就业率“掺水”舆情

  6月17日以来,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严格落实“四不准”规定,即: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优秀毕业生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

  但高校以各种硬性或软性条件要求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造假等问题仍成为毕业季舆论中心话题,#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高校不准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等话题登上微博热搜,网民称“学生被辅导员催就业,辅导员被学校催就业,学校被教育厅催就业……什么时候不拿就业率说事什么时候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面对就业率“掺水”、部分毕业生被“强迫就业”等问题,舆论聚焦于探讨过度重视就业率、形式主义、全面素质教育等话题。面对就业率带来的问题,舆论呼吁对就业率指标进行优化和完善,不必把“数字”作为就业率的唯一标准,高校教育更需要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媒体观点摘录:

  人民时评:多元职业拓宽人生舞台

  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职业呼唤新技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日常就医用药、身体护理、医疗咨询等是基本需求之一,掌握相关知识和互联网技能的社区健康助理员“供不应求”。受疫情影响,大学毕业生面临一定就业压力,新职业在促进就业、拓宽年轻人职业赛道方面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迫切需要规范发展。

  《南方日报》:拧干就业率的“水分”

  就业率的指标体系应该进一步完善:首先,将自主创业毕业生、“慢就业”毕业生等不同群体纳进统计和评价,减少“注水”动力。其次,要体现出统计的“质量”。将薪酬水平、岗位与专业匹配性等指标纳入就业评价体系。最后,因为疫情的影响,也可以考虑将统计时间进一步后延,建立中期和长期的追踪统计和分析机制。

  《北京青年报》:保证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

  就业本质上是双向选择或多向选择,就业能否成功,取决于人才素质能力、就业价值取向、用人单位价值取向、就业门槛高度等诸多因素。在当前语境下,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攥紧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这条“风筝线”,让高校毕业生多了一条牢固的“就业风筝线”,多了一种踏实的依靠,多了一份就业的希望。

  侠客岛:高校就业率造假就是形式主义

  “注水”的就业率看起来“形势一片大好”,却用虚假数据掩盖真实就业问题,不仅“坑”了毕业生,也影响决策部门对就业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面对特殊就业季,数据更需要“拧干水分”、摸清就业率底数。只有让相关各方动态掌握就业问题实情,才能更精准地帮扶毕业生就业。

  网民舆情反馈: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众云大数据监测显示,网民关注集中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专场等热词。

  @司马平邦:其实现在就业中有很多灰色地带,也应进行统计,传统的就业率统计应该是不准确的,无法记录复杂的生活。

  @何凯文: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造假,确实应该体现真实的情况。

  @张丽:和高校合作过程中,其实很多高校都是在毕业季按照这种模式在操作,只是为了完成教育部的指标,希望是真的严查,这样对毕业生帮助也大,他们会从意识上去重视自己的就业自己的职业规划。

  @小磁铁:“被就业”就失去“应届毕业生”的头衔了,损失太大了;同时这些高校毕业生缺乏毕业就业的基本常识,应该加强辅导和科普。

  @条汽汽:如果专业的培养不把就业率作为专业培养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强制规定就业率的最低限额,那就不会有那么多水分。这个症结怕是一时半会难以解决。死循环,还要从顶层设计开始。

  舆情点评:

  在疫情因素叠加下,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困难,各部门集聚众智、凝聚合力,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努力优化就业服务,助力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人社部发起“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举办线上招聘会14392场;教育部“24365”平台联合其他部门推出专场招聘活动; 教育部“特岗教师”计划增加5000名,总招募规模达10.5万人;央企国企打头阵率先扩招,基层岗位、升学、入伍、见习规模全部扩大;网络招聘、视频直播,行业专场、地方专场,各类模式纷纷亮相……在多项政策推动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地推进。

  也应看到部分高校存在“表格就业”等问题,舆论认为这不但是诚信的失守,更是对高校声誉的损害。拧干就业率水分是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应有之义。摸清就业率底数,掌握问题实情,才能更好地帮扶大学毕业生就业。同样重视舆情,听取民意反馈,才能让相关部门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更走心,更精准。(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主任舆情分析师白杨 实习生司远)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市重拳打击整治成品油市场 严惩违规违法行为(图) 兰州市重拳打击整治成品油市场 严惩违规违法行为(图)
  •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幕后花絮(组图) “石榴杯”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文艺巡演幕后花絮(组图)
  • 日产700双 双双有市场——临夏县先锋乡卢马村小布鞋扶贫车间见闻 日产700双 双双有市场——临夏县先锋乡卢马村小布鞋扶贫车间见闻
  • 临夏州基层服务项目选拔招募考试笔试开考 临夏州基层服务项目选拔招募考试笔试开考
  • 上半年临夏州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上半年临夏州多项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 【飞阅甘肃】七彩丹霞 奇崛地貌带给你梦幻体验(组图) 【飞阅甘肃】七彩丹霞 奇崛地貌带给你梦幻体验(组图)
  • 金昌“市长热线”受理中心荣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价值创造”优秀单位称号 金昌“市长热线”受理中心荣获全国政务热线服务质量评估“价值创造”优秀单位称号
  •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张掖高台:讲好红西路军故事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图) 【跟着总书记看甘肃】张掖高台:讲好红西路军故事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武都蒲池:花椒丰收 椒香四溢
2   宕昌郭家庄村:小菜园开出“致富花”
3   武都:特色农特产品亮相花椒节
4   甘州上秦镇:“小门牌”彰显“大治理”
5   宕昌迎来旅游旺季
6   康县太石乡:产业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7   康县长坝镇:母猪养殖助农增收
8   康县望关镇:王唤子的“眼神”
9   金塔:绘就经济发展“新蓝图”
10   敦煌:标准化生产提升瓜菜品质
11   临泽新华镇:三治融合共建文明和谐乡村
12   金塔:党建引领谋发展 集体经济“节节
13   宕昌阿坞镇:药材芳香开出致富“良方”
14   灵台:“农事钟点工”走俏
15   瓜州:老布鞋“踏”出致富新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