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督战 尽锐出战 聚焦脱贫攻坚最后的硬仗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而由“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还需啃下“最后的硬骨头”。目前,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没有摘帽,2707个贫困村没有出列。有9个省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超过10万,9个地市州超过5万,39个县超过1万,16个县贫困发生率超过5%。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最后的硬仗,成为当前舆论关注的焦点。
有关单位相继部署挂牌督战工作,确保打好收官之战。1月25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指导意见》;4月8日,31家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联合发出倡议书,动员社会力量结对帮扶挂牌督战的贫困村;6月18日,脱贫攻坚督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舆论认为,对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等“老大难”问题,挂牌督战是对症的良药。对未摘帽的贫困县和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村进行挂牌督战,有助于高质量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舆情热点】
较真碰硬“督” 凝心聚力“战”
从全国来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今年初印发《关于开展挂牌督战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督战目的、督战范围、督战内容、督战方式和督战要求。
舆论关注重点督战的五项内容:一是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二是贫困家庭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公益岗位新增就业、无劳动能力家庭兜底保障情况;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入住和后续帮扶措施落实情况;四是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情况;五是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2019年扶贫成效考核以及各地“大排查”等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为《时事报告》撰文《挂牌督战 确保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如何挂牌督战进行了深入阐释,也使舆论明晰了挂牌督战工作的基本情况。

压实责任 强化举措 因地制宜 确保实效
从地方来看,有挂牌督战任务的七个省级行政区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咬定目标全力攻坚。各地区落实属地责任,以“督”促“战”,释放了积极信号,中央级媒体和地方媒体联动报道督战情况,舆论场中正能量充沛。“强化攻坚举措、确保督战实效”已成为共识。分级落实责任、确保对账销号、加强实地督导、解决突出问题、统筹整合资源、强化支持帮扶等举措获得舆论认可。
地区 |
挂牌督战情况 |
广西 |
对未摘帽的8个贫困县、贫困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7个县(市)以及贫困发生率在5%以上的138个贫困村,实施分级挂牌督战,确保9月底前基本完成脱贫任务。加大革命老区、边境地区的攻坚力度,抓好边贸扶贫、边境地区抵边安置。切实加强特殊贫困人口兜底保障,切实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兜底保障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对发现的问题,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 |
四川 |
对凉山州7个未摘帽贫困县和300个未退出贫困村进行挂牌督战。省级联系领导研究联系县脱贫攻坚工作。省扶贫开发局组建7个现场工作组。省委组织部、省直机关工委、省发展改革委等“两不愁三保障”行业主管部门,组成10个业务指导组。从7个已摘帽县中,选派干部组建帮扶工作组,作为“尖刀小组”保持“战备”状态。 |
贵州 |
将9个未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全省有剩余贫困人口的8723个行政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作为重点督战对象,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在“督”方面,贵州将重点督查各地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情况,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解决情况等;在“战”方面,对剩余贫困人口整合各类资源,强化攻坚措施,逐一对账销号。 |
云南 |
发起百日总攻行动,把挂牌督战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对剩余未摘帽的9个贫困县和剩余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8个县,由省级领导定点督战;对未出列的429个贫困村,由州(市)、县(市、区)两级挂牌督战;对11个万人以上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由省级相关职能部门督战。建立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直通联动督战机制。 |
甘肃 |
甘肃省对8个未摘帽县、395个贫困村以及未脱贫的17.5万人、存在返贫风险的已脱贫14.3万人、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人口24.3万人进行挂牌督战。制定了脱贫攻坚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工作方案,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村组道路建设、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兜底保障“5+1”专项提升行动方案,全面查漏补缺,提升脱贫质量和成色。 |
宁夏 |
对未摘帽的西吉县和其他县区的80个贫困人口较多或贫困发生率较高、不稳定脱贫人口或边缘易致贫人口较多的贫困村、非贫困村,遗留问题较多的移民村(社区)进行挂牌督战。围绕“稳定可持续脱贫”目标,实现移民村贫困人口脱贫、零就业家庭、住房困难家庭(“十二五”劳务移民)、土地确权、拆旧复垦、结余资金和问题整改“七项清零”。 |
新疆 |
“自治区督战到县、地县督战到村、干部分包到户”,由24位省级领导干部督战剩余10个未摘帽贫困县,由相关地(州)、县(市)领导督战剩余559个未退出贫困村。突出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抓好劳动力转移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就业。同时,对通过产业就业无法脱贫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别贫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
【舆论反馈】
《人民日报》:找出薄弱点,啃下“硬骨头”
挂牌督战中,面对“是否建强攻坚堡垒?队伍怎么带起来、担子怎么交出去?”等问题,要发挥驻村帮扶干部传帮带作用,从外出务工人员、退伍军人、农村致富能手等群体中培育后备力量。是否做到尽锐出战?最关键的时刻,就要派最能战斗的人。是否关怀一线干部?一线干部干得好,更要用得好。要从政治教育引领担当、选拔任用引导担当、容错纠错推动担当、激励褒奖促进担当、“关键少数”带动担当。
新华社:确保“督”有实效,推动“战”果精准
督战相关单位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抓紧在攻坚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各地要“督战”,也要“参战”,谋战局、投兵力、定战术,全力以赴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上下督战一体,要把攻坚压力传导到位。坚持既“督”又“战”、以“督”促“战”,各地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对账销号,避免“督强战弱、重督轻扶”等问题。各地挂牌督战,注重抓产业、看长远,筑牢脱贫根基。要发力攻克最后堡垒,也要巩固脱贫成效。
央广网:“挂牌督战”,重心在“战”勿偏移
“挂牌督战”既要“督”也要“战”,主要还在于集中精力“战”。“两点论”也须有“重点”。“督”与“战”在脱贫攻坚工作上都必不可少,不能顾此失彼。两者之中“战”始终是最关键的、最具决定性的工作。如果层层“督”而不“战”,就会成为新的形式主义。要紧紧围绕“战”、促进“战”,而不能影响“战”、妨碍“战”。目前已是决战决胜“最后一仗”,但这必然是一场硬仗,面临着困难和挑战,绝不能松劲懈怠。
【舆情点评】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在收官之年,既要应对新挑战,又要啃下“硬骨头”,还要巩固既有成果,可谓任务艰巨。面对困难和挑战,扶贫工作坚定不移、迎难而上。挂牌督战等举措,瞄准问题、对症下药、真抓实干,为舆论注入了“强心针”。舆论期待打赢打好收官之战,确保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目前,挂牌督战进行情况获得普遍认可。舆论认为,挂牌督战是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重要举措。在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的地区真督实战,集中力量进行攻坚,解决突出问题,巩固现有成果,可提升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
与此同时,舆论场中也存在一些疑虑和担忧。有声音指出,需防范“层层加码”“基层增负”“搭车督战”“形式主义”等问题,需警惕“急于清零”“冲刺抢跑”“松劲懈怠”“消极厌战”等情况。
总体上看,挂牌督战的效果,指向脱贫攻坚的成果。现行扶贫标准不会改变,既不降低也不拔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间节点不会改变,既不推迟也不提前。舆论期待,挂牌督战从实际情况入手,对现有问题分清轻重缓急、进行分类解决。在脱贫攻坚的最后阶段保持定力,努力把短板补扎实、把基础打牢靠,坚决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舆情分析师 李扬)
相关新闻
- 2020-05-28代表委员谈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 2020-03-09人民日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